︽孟子•告子上︾
鱼我所欲也
第
一
课
时
第
三
课
时
第
二
课
时
翻译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生命诚可贵,,二者皆可抛.
——裴多菲
生与死义与利
读准字音
箪(dān) 蹴(cù) 苟(gǒu) 屑(xiè) 羹(gēng) 兼(jiān)
丧(sàng) 弗(fú) 焉(yān)
妾(qiè) 甚(shèn) 而(ér)
辟(bì)
孟子,名,字. 时期著名的
家、家,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继承孔子的思想,被称为“亚圣”.
孟子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仁政”,主张和平,《孟子》和
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轲
子舆
战国
思想
教育
儒
《大学》《中庸》
《论语》
检测
1、本文选自.
2、解释下列词语
苟得患
辟如使
何不用也勿丧
蹴何加
万钟乡
呼尔而与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孟子•告子上》
苟且取得,
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祸患、灾难
通“避”,躲避
假如、假使
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不丢掉
用脚踢
有什么益处
这里指高位厚禄
通“向”,从前
没有礼貌的吆喝着给他
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第一自然段
重点字词、翻译及理解其内容
鱼,我所欲也;熊掌,
者不可得兼,,亦我
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所欲有甚于
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
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所想要的
同时得到舍弃
大义
重要比
苟且偷生
祸患
通“避”,躲避
比……更重要
生命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
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
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
,所
,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假如
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仅仅
不丢掉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是我所想要的,大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所想要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所厌恶的东西有比死更厉害的,所以有了祸患我不去躲避.
假如人们所想要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那么凡是可以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假如人们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躲避祸患的事情,有什么不可以去做的呢?通过这种方法,就能得以生存,然而有的人却不愿采用;通过这种行为,就能躲避祸患,,,人人都有它,只不过贤人能不丢掉罢了.
《鱼我所欲也》复习课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