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如何跨越学生习作难的障碍.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如何跨越学生习作难的障碍
【关键词】习作美文模仿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A-0044-01
作文课历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心病,如何对症下药让学生会写作文成了当前语文教学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课余时间,同学们追逐打闹,窃窃私语,说说笑笑,但在作文课上,他们却眉头紧锁,冥思苦想,下笔艰难,与课外的活泼可爱大相径庭。如何把丰富多采的生活变为生动形象的文字?笔者认为,只有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感悟,学生才会摸索并掌握写作的规律,从而跨越习作难的障碍。
一、读美文、摘佳句,寻习作之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的诗句生动地阐述了读与写的辩证统一关系。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读美文,让学生心中有美文的样子。这对写作教学来说,是一块坚实的跳板。这块板越坚实,弹性越好,则学生越容易写出优秀的作文。一般来说,课本上所选的美文都是学生学习的精品,学生通过精读,加上课堂学习,对这些文章大都十分熟悉。到了课外由于阅读面广、量大,学生分辨能力较弱,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当参谋,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书刊,《安徒生童话选》《骆驼祥子》等都是学生课外阅读的佳作。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无论是语文课或是课外阅读,笔者都要求学生备好笔和记录本,在阅读过程中随时把精彩的语句抄写在记录本上,平时还可以拿出来赏读、温习、巩固,摘录的内容可以是描写人物的、风景的,句式上可以是词组或句子等。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学生读好书、摘佳句的积极性,而且为创作提供了充足而优良的“货源”。
二、仿中写,创个性习作
大教育家朱熹指出:“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由仿到创,培养学生自觉地把习作植根于阅读,从中汲取别人的言语智慧,摄取智力模型和语言模型,贮存大量的语言材料,学生习作时就易于做到即时信息与已有模型的自动匹配,从而大大降低作文难度。
(一)让学生敢于模仿
胡适说:“凡富于创造的人必敢于模仿,凡不善于模仿的人决不能创造。”写作是一种创造活动,必须“敢于模仿”。模仿是学生创造性作文的开端,是创作的初级阶段。学生作文的创作过程大体分“大同小异”“大异小同”“百花齐放”三个阶段,让学生在模仿中创作正是适应了儿童模仿能力强这一年龄特征。习作课上,笔者鼓励学生使用从阅读中积累的好词佳句,并对用得好的予以表扬。
(二)让学生善于模仿
。学生心中有了许多美文,还不能算已会写作。写作不是堆砌辞藻,它需要语序、思想和情感。教师要适时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如根据写作目的选择材料;锤炼语句,将心中的精华与作文的需要统一起来;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与例文相结合。如梁衡在《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中写到:
“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讲这一处时,笔者告诉学生这就是“形象”。这一“形象”远比空洞的说教,反复讲解字典上的“形象”要强得多。课后笔者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一个人,将他/她的形象描写出来。学生有了前文的借鉴,并结合自身的积累使习作有了较好的效果。

如何跨越学生习作难的障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isuamd34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4-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