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好新闻是新闻背后的新闻.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好新闻是新闻背后的新闻
[内容摘要]好新闻应该是新闻背后的新闻,应该通过直观映象把握事物的外部联系,而且通过概念等理性形式,间接地概括地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内在本质或规律性,最大限度地还原新闻真实。只有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才能满足公众知情权,并真正实现舆论监督。
[关键词] 好新闻;相符性;新闻真实;知情权;舆论监督

著名报人普利策这样比喻新闻记者:“倘若一个者就是船头的了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这也为我们评价一个新闻作品的优劣提供了一个参考:如果一个好的记者是一个了望者,那么好新闻就应该挖掘出“新闻背后的新闻”,满足受众“获悉”权,向大众标识出风暴和浅滩暗礁,并发出警告。

什么是新闻背后的新闻

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要素。但是在现实中,记者本身对事务真实性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所以新闻报道在相符性上也是有差别的
,比如新闻是否有不同程度的失实,没有符合客观实际,或者新闻报道的事实是否是“假象”。这牵涉到记者认识新闻报道的相符性问题。相符性的程度,取决于主体的认识水平和相互作用的方式与条件,随着主体认识水平的发展和反映形式的进化而逐步得到提高。也就是说,横向看来,由素质不同的记者报道同一件事实,会呈现出角度和程度都不同的客观相符性;纵向看来,报道方式越先进,客观相符的程度就越高。相符程度越高,就越可能接近价值体系中的真实1。
客观相符性又表现出几个层次,首先是模态相符,即新闻报道与被认识到的客体的特点在量上和质上都是本性一致的。这是对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的最基本的要求。但是模态相符的新闻还不能称之为好新闻。比如,诸如“某某市调整产业结构见成效”、“某某企业瞄准市场开发新品种效益大增”之类的新闻报道做到了忠于事实,达到了模态上的相符,但是这类新闻很难被称之为好新闻。
好新闻,即新闻背后的新闻,应该在在客观反映的基础上运用发散性思维和调查的方法,不仅通过直观映象把握事物的外部联系,而且通过概念等理性形式,间接地概括地把握事物内部的联系、内在本质或规律性,并以此挖掘出新闻背后的新闻。
例如,2007年广州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少年杀母事件,很多媒体对此做了大篇幅和报道
,但是大多数数报道都局限于报道事件的本身,因为在多数情况下这类社会新闻都被作为最常见的奇闻轶事来报道。而南方人物周刊的《少年杀母事件》(记者:林珊珊、尼克、蒋志高《南方人物周刊》 2007年12月1日)的文章却一反常规,对少年为什么要杀害母亲的原因以及新闻背后的新闻进行挖掘。记者历时4个月时间调查少年家庭的生存状态与思维模式,并通过细节呈现出底层生活中令人难以忍受的残酷、痛苦和内心的荒漠,从而对这一新闻背后的新闻做了最真实的还原。无论从新闻的可读性还是社会价值和影响力上判断,这一则新闻都可以被成为好新闻,同时也为“什么是好新闻”这一命题做了阐释。
如果只对新闻的表象进行报道,不研究新闻现象的外在联系和内在本质,就很可能偏离事实。比如诸如散见于各大媒体的报道如“某某市调整产业结构见成效”的报道没有进行深度挖掘,对“成效”的解释大多留于形式,而且报道的观点也往往一边倒,对产业调整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缺乏报道或者视而不见,这样的报道无论从可读性或者从新闻的公信力上

好新闻是新闻背后的新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iros009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7-12-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