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三农问题 PPT课件.ppt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 ——三农问题
大纲
背景引入
三农问题的含义
三农问题的特点
三农问题的历史沿革
中央一号文件之解读
中央一号文件之我见
聚焦三农
我的故乡的过去和现在
结论
董时进:中国三农问题第一人
背景引入
20世纪30年代初,以胡适等人主编《独立评论》为平台,一批著名学者针对中国发展道路问题进行的关于“以农立国”和“以工立国”的论争。
董时进被熊培云称为“中国‘三农’问题第一人”。观其一生,学农专,为农师,任农官,创农刊,立农会,建农党,办农场,立农言……与“农”结下了不解之缘。
董时进著述颇丰。仅20世纪30、40年代,就先后出版《农业经济学》、《中国农业政策》、《国防与农业》以及《农村合作》等专著。这些著作和文章,从学科建设到社会实践,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董时进内涵丰富的三农思想。
关注三农
除了董时进,近代,以马寅初、晏阳初为代表的学者开始关注、探索、求解农村、农民、农业问题,并给出了教育农民成“新民”、从乡土社会出发全面认识和解决农村问题等答案。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首次把土地权利完整地给了农民,为取得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经济基础。
新中国建立之后,通过新的探索和实践,虽然取得了震古烁今的成就,但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背景引入
引发问题的背景
从历史角度看, 发达国家在早期工业化与城镇化阶段, 也曾经走出一条所谓“经典”的发展道路, 即在工业与城市发展的同时,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顺利转移, 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
从中国情况看, 建国后经济发展的重心明显偏向重工业, 由于重工业的载体是城市, 因而经济重心也在城市。重工业资金投入主要来源之一就是农业资金数量的积累。农业提供的资金积累主要来自税收、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农民储蓄三个方面。
相反, 农业与农村的发展却受到资金制约, 乡村人口转移受到户口的严格限制, 形成农村与城市两个基本隔离的经济系统。这是引发中国三农问题的背景原因。
背景引入
“三农”概念的提出
1996年“三农”作为一个概念则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正式提出,自此渐渐被媒体和官方广泛引用;
2000年初,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朱镕基总理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以及出版《我向总理说实话》后,“三农”问题得到广泛的关注;
2001年三农问题的提法写入文件,正式成为大陆理论界和官方决策层引用的术语;
2003年中共中央正式将“三农”问题写入工作报告。
背景引入
“三农”三部曲
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背景引入
三农问题——农业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生产经营的问题,具体而言就是如何实现农业产业化。集中表现为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化程度低,农产品价格波动性大;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小规模农户,难以获得规模经济;粮食安全问题始终不容忽视。
三农含义
三农问题——农村
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户籍制度导致的城乡二元分割,城乡的经济、文化水平差异较大。形象比喻为中国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
三农含义

三农问题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uzonghong1
  • 文件大小3.97 MB
  • 时间2017-12-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