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耀州青瓷复仿制的起因、发展与鉴定耀州青瓷复仿制的起因、发展与鉴定.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耀州青瓷复仿制的起因、发展与鉴定耀州青瓷复仿制的起因、发展与鉴定
耀州青瓷的复仿制成功距今已有三十多年,所仿制的耀州青瓷产品已流传广泛,不仅作为礼品赠送到国内和域外,而且作为陈设瓷和收藏品受到国内外陶瓷爱好者和收藏家的珍爱。当然,三十年来她也经历了新生、幼年、青年的成长过程,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汗水。今年恰逢铜川市建市50周年暨耀州窑遗址考古发掘50周年,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想就耀州青瓷复仿制的起因谈点自己知道的情况,同时也想给广大藏友介绍一下耀州青瓷复仿制品现今发展的状况,以及鉴定的要点。不到之处,敬请指正。


一、复仿耀州青瓷的起因和成功烧制

耀州青瓷得以复仿制成功,是陈炉陶瓷厂的匠师们对耀州窑和铜川市瓷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提起此事,不由得想起了三十多年前的往事,想起了那些在耀州青瓷复仿制工作中做出贡献的人们。他们中的不少人,已经仙逝作古,但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劳作创造出的业绩
,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那还是1973年的事。当时新建不久的铜川市灯泡厂还在不断地建设中。因该厂位于黄堡耀州窑址的中心部位,一破土就出土大量的瓷片。市文化馆得讯,拣取了不少,由文物专干卢建国背了两口袋来到省上,寻找此前曾发掘过耀州窑的省考古所(文革中合并到省文管会)。领导遂派我领队来到灯泡厂发掘。考古队由我和李诗桂、卢建国组成。此次发掘,找到了并排的三座宋代窑炉,清理出中间的一座,发掘出2万多件(片)精美的瓷器标本,以宋代耀州青瓷数量最多,也最精彩。
发掘结束,我们在文化馆搞了个耀瓷汇报展,请铜川市的党政领导来看。当时的市一把手是由西北局调来的张铁民,是位很有魄力和创意的领导人,亲自带领了有关方面的负责人来看展览。看到这些精美的出土耀瓷,他非常惊讶!不仅要求对展品逐件进行介绍,还提出了一些问题。看完汇报展,当即就在现场开了个碰头会。他在会上说“我们铜川的祖先真了不起,竟然能在一千年前制作出如此精美的瓷器来!我们现在为什么就烧不出来?今天的铜川人,不能给祖先丢脸,就算超不过宋代的水平,也一定要想方设法烧造出同样水平的东西来。”还说:“我看可先把自己的力量组织起来,边进行试验,边请省上科技部门帮助。”在他的明确指示下,在铜川市党政领导(文革中“三结合”领导)的决策和组织下,1973
年,复仿制宋代耀州青瓷的工作开始了。

我记得当时市上安排了陈炉陶瓷厂和庄里陶瓷厂两个试验组,分别进行工艺技术方面的试验和仿制。同时,还要求耀州窑考古队和市文化馆(耀州窑博物馆的前身)积极配合,为仿制工作提供瓷片样品和古代耀瓷造型和纹样的线图。
试验开始不久,陈炉厂试验组的郭述勤师傅曾来找我,要看我们挖出来的宋代窑炉,说是想依照宋代的样子在陈炉建一个仿烧青瓷的窑炉。还问:“挖出釉药没有”,想拿点去烧烧看。得知我们没有挖出釉药,他感到很失望,就在黄堡的耀州窑遗址上到处拣有可能是釉药的石头,说是回去粉碎后,一样一样地实验烧造,看看哪一种能做釉子。
当时我曾去过陈炉和庄里的两个复仿制试验组,了解他们的试验情况。看到两个测试组有很大的区别。
陈炉的青瓷试验组,设在总厂坡下右侧的几孔窑洞中,条件非常简陋,只有拉坯轮子和简单的试验用原料。郭述勤将他们用来配釉的各种原料一一拿给我看。那些装在瓶子里或擂钵中,正在研磨或调配的粉末与浆液,让人有又回到了古代进行原始加工的感觉。试验用的窑炉设在院内的窑洞边,是照着宋代耀州窑的样子构筑的,但略微要大一点。在条件简陋和工艺资料缺乏的条件下,陈炉的青瓷试验组不仅上了马,立即行动,而且试验组的每个成员都全力以赴地努力探索和工作。只是开始时配制青釉的思路尚不对头
,他们想尽了各种方法将铁、铜、钴、锰、钛等金属氧化物和瓷土放在一起配出来各种不同的釉药,而烧出来的样片,色调或绿、或蓝、或灰黄,与宋代耀州青瓷相差很大。
庄里的青瓷试验组又是另一番景象。不仅工作室条件好,设置完备,各种原料也很充足。但试制出的样片,胎过白过细,瓷釉除了色调不相符外,更给人以现代瓷味过重的感觉。
到两个实验组去看的同行,当时就感到他们是“一土一洋”,都认为只要路子对了,陈炉的试验还是很有希望的。同时建议加强陈炉试制组的科技人员力量。
这之后就有了省市科技人员的调研工作和李国桢先生的来厂指导。现在的一些回忆耀州青瓷复仿制工作的文章,均是从省市科技人员的调研工作开始的,都没有谈到复仿制的起因,也没有谈到以张铁民为首的铜川市党政领导对此事的决策、组织和对复仿制工作的具体安排,使此项重大的科技成果没有了源头,也淡化了市政领导决定性的作用。回首往事,当年开展之始的艰辛状况,还历历在目,市领导的坚毅和激动人心的话语;实验组师傅跑遍黄堡、陈炉,将见到的坩土一一地放在口中尝其粘度的真情,自己终生

耀州青瓷复仿制的起因、发展与鉴定耀州青瓷复仿制的起因、发展与鉴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iros009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7-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