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几多标准几多个性
每个人都希望服装设计师能为他量身定制,而每个设计师则希望设计出的衣服适合所有人。同样,在ERP领域,每个客户都希望供应商能为他而个性化,厂商则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都希望所提供的“标准”ERP符合所有用户。
这似乎是永远不可调和的矛盾。
目前,市场上的ERP厂商走了两条相反的路线:一是产品化路线,“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用一把尺子去量所有用户。好处很明显,产品复用性高,厂家的利润自然可观。但缺点和优点一样明显,通用版的产品不能适合所有用户。另外一条路线是客户化,客户需要什么,厂商就提供什么。当然,在这种方式下,客户最高兴,毕竟适应了个性化特点。但ERP厂商却有可能陷入两难――单为某客户做大规模开发,不仅成本居高不下,还很有可能因为客户的特殊需求以及需求变化而导致系统不稳定,并由此受到客户的埋怨。
事实上,这两条路线都无法解决所有问题。现在很多ERP厂商转而推出新的折中解决方法:标准化+行业化+个性化。从SAP的最佳业务实践,到用友的“标准化、行业化、个性化”,再到浪潮的“
ERP工业标准”,大家其实都在摸索这样一个尺度:产品化与客户化的“黄金分割点”在哪儿。其实,这个分割点的比例一旦形成共识,就很容易形成规范与标准。而循着这个“黄金分割点”所确立的模型,就是“ERP工业标准”。
SAP为客户提供了很多种“预配置”方法。而用友的方法是,标准化之上有很多插件。浪潮通软则更明确,干脆631――60%是标准化应用平台,30%体现行业特色,10%体现个性化。
目前,中国企业普遍处于成长和快速变革状态,管理模式基本处于流态,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于普适标准的适应力极为薄弱。因此,国内ERP可以遵循工业原则,从工业所普遍适用的诸如标准模型、标准组件、管理标准化入手,建立以“普遍认同”为主诉求的“广义标准”。而现阶段的关键是树立标准意识
ERP几多标准 几多个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