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台出土窖藏汉晋时期钱币简报
观台,村名。位于河南省许昌市东侧四十华里,汉魏许都故城遗址东南八华里的??水岸边,当年汉魏之际曹操屯田的中心遗址。东汉末年,曹操在此实行军垦屯田,为了观兵练武而在此修了一台,名曰“观台”。后人在此建村,村名延续至今。该村现在隶属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只乐乡。??
1996年10月中旬,观台村农民在自家院内动土挖红薯窖时,,挖出了一个1×1m不规则的方形人工土坑,坑内装满了铜钱。这些铜钱在坑中全是用丝绳穿系为串,分层横竖错落叠压,总重268kg,笔者从许昌的泉友中,。通过对收藏有这窖出土铜钱的泉友们的请教后得知,该窖藏钱币的铸造年代,最早是西汉八铢半两和四铢半两,其他还包括有两汉的各式五铢,剪边五铢、无文钱币和??NFDA5]环与对文五铢,新莽各式方孔圆钱,三国魏、蜀、吴铸币。该窖藏最晚的铸币,则是十六国时期的“汉兴”钱。现就其中三国和两晋货币简报如下。??
一、三国曹魏钱币??
笔者通过走访几位收藏有观台这窖铜钱的泉友,拣选出三国曹魏五铢铜钱460枚,其中含有两柱五铢、传形五铢,还有五朱和五金铜钱。现就其基本特征略述如下:??
1式五铢:径面多在23―24mm、方形钱穿各边长10mm上下,~。其五铢钱文之“五”,仍似东汉法定的标准五铢,不过其“五”字的交笔较前已稍微斜直;“铢”字“金”旁呈矢镞形,其“朱”旁高于“金”旁,钱文书体不太规整,笔画浅平粗,结体由前的正方形变为近长方形,铸工较差,钱面有砂眼,钱轮有毛边,呈色土黄,钱肉组织疏松,钱文正面有轮无穿郭,背面有轮有穿郭,其五铢钱文笔画外触钱轮,内临穿口(图1-3)。??
上述“五铢”铜钱,既有东汉法定的标准“五铢”之特征,但又有诸多差别。与最早见于洛阳烧沟汉墓出土的Ⅳ型东汉晚期的五铢相同,而此式铜钱也只有在全国各地的东汉晚期墓葬或窖藏中才有发现,由此可以说明此式五铢应是东汉晚期出现的铸币。??
2式五铢:钱径多为22,穿径8―10mm不等,―。五铢钱文之书体,铸造工艺以及形态和呈色等均与上述1式“五铢”类同。但其形体略小于1式五铢,其“五铢”钱文外临缘处侵轮,内临穿处叠压穿口,使笔画与穿口形成一线。其“铢”之“朱”旁转角笔画,既有上方折下圆折者,又有上下均方折或上下均圆折者(图
4、5)。??
3式五铢:该式五铢“铢”的“金”旁临穿处,其外画被轮缘侵割若许,其“朱”旁临穿处的上下转角垂直笔画,也被穿口侵割若许。其形体小、钱肉薄、重量轻等,均次于上述“五铢”(图6、7)。??
4式五铢:该式五铢“铢”的“金”旁临轮处,被轮缘侵割二分之一,其“朱”旁临穿处也被穿口侵割二分之一,致使“铢”字仅有半个“金”旁和半个“朱”旁之合体。其“五”字内外笔画的上、下两角,也被轮缘和穿口侵割较多,其钱体更小,更薄,更轻于以上三式“五铢”,别无它异(图8、9),此类劣币中还有“五朱”钱文(图10)。??
此3―4式“五铢”诸多特征,虽然酷似上述1―2式曹魏“五铢”,但大、小、轻、薄和工艺等,都比其更加质次和粗糙,因此,此类五铢应不是三国曹魏法定的“五铢”铸币。??
二、三国刘蜀钱币??
在该窖藏笔者所了解的铜钱中,拣选出
观台出土窖藏汉晋时期钱币简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