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多用从理解国情做起
张琪认为,金卡工程是一项涉及国计民生的伟大工程,因此必须要坚持采用自主创新的技术及产品。
经过14年的努力,金卡工程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IC卡总发卡量达35亿张。如今,几乎人人都有卡,一种应用一张卡,卡太多无疑成为金卡工程急需解决的问题。一卡多用的多功能卡呼之欲出……
时下,一个跟钱包有关的有趣现象正在随处可见,很多人掏出钱包时,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卡:工资卡、信用卡、社保卡、医保卡、交通卡以及其他各类IC卡。
能否用一张卡实现这么多卡的功能?很多人会由衷地发出这样的疑问。而实现一卡多用也正是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琪多年来萦绕心头的一个愿望。
各种智能IC卡大量涌现,是国家金卡工程实施14年来的丰硕成果,但也为多种卡的管理带来了困难。2006年12月13日,在国家金卡工程第九次全国IC卡应用工作会议上,信息产业部相关领导针对“十一五”期间推广IC卡普及应用要做好的五个方面工作提出,坚持以人为本,从方便企业和群众实际需要出发,积极推行一卡多用。
无论如何,一卡多用的需求已经显现,而且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这个需求还将更加凸显。
一卡多用的难点在哪
“面对老百姓的需求,中央领导多次指示要提倡一卡多用,发行多功能卡。”张琪介绍了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支持,她表示:“实现一卡多用,不仅牵扯了许多技术上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涉及到跨部门的组织协调工作。”
目前我国IC卡共发行35亿张,而银行磁条卡发行了12亿张,电话卡和手机SIM卡的发卡量也达到20亿张。此外,还有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非接触式IC卡――第二代身份证――也已经换发了4亿张,其最终发卡量将突破9亿张。这些卡将信息技术和产品成果直接应用在百姓身上,从这一点来讲,金卡工程具有典型的意义。
据介绍,截止到目前,已经有27个部委积极参与和共同推动金卡工程的智能卡与电子标签的应用,其涉及部门之广在“金”系列工程中居首位,充分体现了金卡工程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庞大的社会信息系统工程。
在10多年的实际工作中,张琪深刻体会到,金卡工程的协调难度相当大。在推行一卡多用的新进程下,发行各类卡的行业部门间势必会出现更多组织协调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标准问题,此外还涉及到运营模式、赢利模式以及利益的再分配等。张琪认为,一卡多用现在是“一分技术、九分协调”。从技术上来说,不存在解决不了的困难,即使国内的技术暂时不够成熟,也可通过消化和吸收国际上的成功案例,采用多种创新模式,努力去实现。但在组织协调上,限于具体国情和机制,需要各有关部门进一步统一认识、共同努力,才有希望解决问题。
据悉,这项工作在今年已经有了比较大的进展。张琪坦言:“去年年底信息产业部领导做出发展一卡多用及多功能卡的指示,国家金卡工程办公室加大了协调的工作力度,特别是9个部委联合发文,明确要求国家金卡工程办公室要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我们的压力很大,但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明显加强了。”
最近一两年,一卡多用的多功能卡的试点工作已经在小范围内逐步展开和推进。但是,究竟哪几个行业的卡可实现一卡多用则成为业界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手机是起点,也是终点吗
众所周知,中国手机的用户数已达5亿。对于一卡多用这个惠
一卡多用从理解国情做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