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朝圣武当山
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无数摄影人又开始计划着踏遍大好河山,游访名川秀水。如果你是一个旅行者,一位摄影人,又是一名登山爱好者,那么有一绝妙佳境,是不得不去的――武当山。
盘踞于高山之巅,历经600年风雨仍恢弘如初的古代皇家建筑;云遮雾绕,仙界般空灵曼妙的山水画境;诵经习武,干百年来固守着别样风俗的道家生活,构或一幅波澜壮阔的山水人文画卷。一座绵延八百里的秦巴余脉,成为所有问道者心中的圣地,这就是坐落于湖北省十堰市的道教圣地――武当山。
紫霄宫,是武当山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武当山最重要的道场之一。与山中其他道场不同的是,这里以女道士居多。
紫霄宫背依展旗峰,面对照壁、三台、五老、蜡烛、落帽、香炉诸峰;右为雷神洞;左有禹迹池、宝珠峰。周围岗峦天然形成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紫霄宫正好坐落于其中,明永乐皇帝封之为“紫霄福地”,赐额“太元紫霄宫”。这样的建筑格局体现了中国古代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风水选址原则。流传了
600多年的农历三月三庙会,也都每年如期在此举行。
关于庙会
武当山被世人奉为“仙山”“道山”。这里是真武祖师修炼、得道飞升的发祥地,他是武当山的主神,守护着绵延八百里山川。《太和山志》记载“武当”之名源于“非玄武不足以当之”,意谓武当山乃道教敬奉的“玄天真武大帝”才配得上的驻宫之山。因此,干百年来,武当山作为道教福地、神仙居所而名扬天下。每年农历三月三的祖师圣诞法事,以武当山的规模最大,场面最为壮观,氛围最浓厚。武当山南岩《太乙真庆宫碑》记载:“三月三日,相传神始降之辰,士女会者数万。”《太和山志》描述说: “四方居民每逢春三,趋谒而徼福者,莫不摩肩接踵,不数百里欢呼而至。”
武当山古建筑群于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那么这规模宏大的庙会法事活动则堪称是内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相信喜爱摄影和旅游的朋友,此时来到武当,不仅可以1斤欠赏到秀美的山水风光、恢弘的古代建筑,还可以领略到武当文化独有的人文气息。对于摄影人来讲,这无疑是一次自然风光与人文题材相容共享的饕餮盛宴。
武当山庙会期间,武当山紫霄宫都要举行3天大型法事活动,道士都要沐浴斋戒,清洁身心,在法团高功法师的带领下依科进行开坛、取水、祀灶、净坛、扬幡、请圣、朝礼、庆贺、祝寿、上表、回向、落幡、送神、普度等仪式。
庙会前,各地的道教名流、善男信女会不远万里前来,为道教主神真武大帝祝寿,给自己祈福。这沿袭不衰的习俗,每年吸引了大批国内,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各方友人和香客的顶礼膜拜,因为武当山――灵!
庙会伊始
“三月三”这天,紫霄宫的坛场上下,大殴内外,朝圣者万头攒动,水泄不通。当庄严的鼓声敲响以后,万籁俱寂,只有幽雅的道教音乐声、高功的琅琅诵经声、扣人心弦的木鱼声和风吹经幡的猎措声。无论是游人还是香客,受到这种气氛的感染,都会油然生出一种超凡脱俗、无可抗拒的宗教情怀。
做法事的前3天,凡是参加法事的道人、斋主、信士均不得食荤腥食品及葱、蒜、韭菜之类的辛辣之物,祛除世俗的杂念和行为,还要沐浴净身,表示一心向道和对祖师的虔诚。
上午九时许,法事活动正式开始。首先要布置法坛,也称立坛。布置坛者都是武当山的道人,他们个个发髻高挽,白袜青衫,身着做法道袍,表
三月三 朝圣武当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