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登山的没落.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登山的没落
最近视点:
2008年10月2日,2008中国希夏邦马峰登山队的九名商业客户成功登顶希夏邦马峰。10月初,由西藏圣山登山探险公司组织的卓奥友峰商业队有十人成功登顶。继5月奥运圣火珠峰队有多名专业、业余队员登顶珠峰后,2008年中国登山在8000米雪山攀登上成绩“斐然”。而在青海的玉珠峰,各地商业登山者也络绎不绝。但在大地震、奥运会、经济大衰退等大背景下,民间自由攀登几无作品。

户外探险观察员评论:
2008年即将结束,而“盘点”这一年的中国登山,在那绚烂商业成绩下,纷繁热闹中,掩藏不住的依然是中国登山的没落。
登山不是竞技运动,本质上是“群众”“体育运动”。从这点,中国登山从来没有辉煌过,也从来没有繁荣过,自然谈不上“没落”。但在前几年,民间存在自由攀登者为自己的爱好或事业,自由发现、有创造和新意地去尝试与探索――无论是已故去的王茁、刘喜男,还是当年曾活跃的
MH、马一桦、曾山等人。每年多少都会有一两座新山峰或新线路被“发现”。而今,那曾令人感到一丝的新希望依然湮灭、没落。
2008年,即使奥运珠峰队以御林军国家头衔漂亮完成政治意义的登顶,但对登山运动实无贡献。相反,攀登资源、登山管理模式则进一步以登协为标志的垄断。而在大众的登山普及上,登山似乎就是一个粗蛮比拼的高海拔数字比拼冒险而已。2008年7月的夏天,北京女山友娄颖在成功登顶慕士塔格峰后,下撤到大本营在睡眠中去世。而国企型的西藏商业登山,安全系数就很成功。
盘点2008年的中国登山者,王石是一个很有个性的成功的企业家,这使他的登山行为轻松地吸引社会热烈的聚光。在登山上,他是一个意志坚定的普通登山客,或其年龄、体质所限,他不能把他思维的努力发挥到攀登领域了,这一点,他也还是一个平庸的商业客户。在不多的自由攀登者光华中,康华的坚持令人尊敬,如果说中国还有什么人算是真正的Climber,那国家队的不能算、藏队的不能算,因为他们是畸形半商业、半专制体制下的单位职工而已,马一桦已远遁加拿大,曾山在美国陪孩子成长,或只有康华还算一个真正的攀登者。
盘点中国登山的山――这些年依然是那些熟悉的名字,西藏的珠蜂、希夏邦马,慕士塔格,宁金抗沙,启孜峰、唐拉昂曲等,四川的四姑娘大、二、三,半脊,雀儿山,雪宝顶,新疆慕士塔格、博格达,青海玉珠……茫茫无尽中国雪山,这些年依然寥寥可数的被攀登山峰。初入门、新山友,参与各种商业队无可厚非,甚至也值得鼓励这一相对保守、规范的学习行为。但看这黑黑的人头之后,却不曾有一个令人惊艳的面孔,却不曾有令人难忘的攀登作品。这些商业攀登、民间自发、登协任务型登山,都只是继续在冲泡那乏味的方便面,重复使用着避孕套而已。

在2008年,王勇峰对记者说:“提高我,打造真正的世界登山大国。”他说此话的前提建设在参与人群数量上。2008,中国业余登山海拔有大幅度进步,数量有小幅进步,但质量上没有提高,却有退化。奥运会前,某地方登协“登山管理办法”,规定到海拔某某高就要收费云云,官方的思维还圈定在“划地为钱箱”的部门利益中。2003年公布施行了《国内登山管理办法》,也有诸多不切实际、官僚作派的混乱一刀切思维。本身其职能角色就是混淆的,这正是中国特色。这也是中国登山没落的根源因素所在。而今年大地震、奥运会,经济大衰退这

中国登山的没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t83088549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7-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