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滇国 石寨山前兴与亡.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滇国石寨山前兴与亡

南方丝绸之路开通后,汉王朝的势力进入西南。汉武帝册封滇王,赐其金印,一派欢好。但就在滇王享尽恩宠之时,滇人却突然从历史中神秘消失,从此再不见于任何史料记载。
今天,八百里滇池依旧烟波缥缈,这里曾是古滇人的福地,周围的石寨山、天子庙、羊甫头等史前遗址将古滇国的脉络宛若史书一般串联起来。

石寨山上那束野花
在石寨山滇国遗址的铁门打开的一刹那,滇池送来阵阵微风,白色野花随风摇曳。野花之下,便是著名的滇王之墓。
石寨山是滇池边上一个小山坡,远望如同一条鲸鱼,旧名“鲸鱼山”。1952年,一位叫方树梅的学者在昆明古玩市场看到了一些从未见过的青铜器,古董商告诉他,文物是在滇池边收来的,这才有了石寨山等遗址的发现。1955年,这里发现的古滇国墓葬群轰动全国。迄今为止,石寨山已发掘墓葬86座,有滇王之墓,也有武士墓与平民墓――附近的百姓看到石寨山风水颇佳,把祖先也埋了上去。

从古至今,石寨山一直是块福祉之地。
1956年,,印面以隶书刻着“滇王金印”四字。
众所周知,汉王朝流行隶书,这枚金印应该是滇王投诚后汉朝赐予的官印。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军剿灭了滇国近邻劳深、靡莫两个小国,兵临滇国城下。滇王无奈,举国投降,并于同年入朝觐见武帝,结果竟手持金印荣归故土。适时的投诚给滇王带来了无限荣耀,在邛人、昆明人尚在与汉朝军队殊死搏斗之时,滇王已享受着无尽宠信。在滇王墓地,曾出土过一件残缺不全的金缕玉衣。金缕玉衣是汉朝皇帝或诸侯王下葬时所穿的用玉片缀成的衣服。中国古代历来有崇玉之俗,认为玉器可以使人的尸体不朽。由此看来,滇王的地位可能与汉朝的“异姓王”差不多,难怪《史记》说“滇小邑,最宠焉。”
不过传说末代滇王尝羌死后,子孙将金印随葬,由此触犯了汉王朝失印革职的规定,子孙就此被取消了滇王的封号。这枚见证着滇国荣辱与家族兴衰的金印,其实就是一部浓缩的滇国史。
今天,滇王之印与金缕玉衣仍藏于云南省博物馆中。在我看来,这两件文物实际上代表着古滇国的终点:当滇王将汉王朝的官阶奉为上品时,滇国也就湮没了,此后那些屈辱的朝拜者,充其量只是掌管着汉朝“小邑”的官吏罢了。


滇池边上的流亡者
石寨山下,便是石寨村。50岁的陈深和手拿铁盆,正给猪拌饲料。猪圈就砌在厨房里,家中也由此弥漫着一股浓烈的猪圈味道。
石寨村的房屋,大多是土坯房,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地取土,因为土中夹有大量贝壳,今天斑驳的土墙上仍夹杂着白色的贝壳,阳光照在上面,空气中飘舞着呛人的粉尘。考古学上,堆积如山的贝壳被称为“贝丘遗址”,它们的出现,暗示着滇池一带已是古人的乐土――迄今为止,滇国遗址出土的海贝数目惊人,有数十万枚之多,这些海贝,或许是古滇国积累了几个世纪的财富。
石寨山、李家山、天子庙几处滇国史前遗址,皆分布于滇池沿岸,石寨山离滇池更是仅有数百米之遥。昆明位于横断山脉与云贵高原交接地带,远古的山体运动造就了八百里滇池,最早的滇人,可能正是从滇池一带发迹,尔后逐步向外扩张。高原湖泊独特的气候条件与富饶的物产,为古人提供了最早的避风港。
关于滇人最早的起源,在云南省考古研究所库房我有了答案。一排排简陋的木架上,密密麻麻堆放着各个遗址出土的陶器

古滇国 石寨山前兴与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vuv398013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