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传统思维方式的现代改造.ppt(一)思维方式的界定
思维方式: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
阶段,思维主体按照自身的特定需要与
目的,运用思维工具去接受、反映、理
解、加工客体对象和信息的思维活动的
样式或模式。
(二)思维方式的内容
哲学思维方式
科学思维方式
日常思维方式
认知结构模式
思维方法模式
价值结构模式
一、思维方式的界定及其内容
二、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要内容及其特征
(一)传统整体性思维模式
(二)传统思维方法模式
(三)传统价值思维模式
(四)阴柔型思维倾向
(一)传统整体性思维模式
1、系统整体观
2、系统过程观
3、系统和谐观
1、系统整体观
“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原子论的
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哲学。”
(1)万物一体
“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天地万物为一体。”
(2)同基源共宗主
“万物皆是一理,至如一物一事虽小,皆有是理。”
1、系统整体观
(3)对待互补
相生相胜
“一阴一阳之谓道”
“统言阴阳,只是两端,而阴中自分阴阳,阳中亦有阴阳。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男虽属阳,而不可谓其无阴;女虽属阴,而不可谓其无阳。”——朱熹
木
火
土
金
水
间相胜,比相生
2、系统过程观
(1) 崇尚变易生化日新
“中国哲学有一个根本的一致倾向,即承认
变易是宇宙中之一根本事实。变易是根本的,
一切事物莫不在变易之中,而宇宙是一个变易
不息的大流。”——张岱年
“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
而不移。”——庄子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惠施
2、系统过程观
“故不暂停,忽已涉新,则天地万物无时而不移也。世皆新矣,而自以为故;舟日易矣,而视之若旧;山日更矣,而视之若前。今交一臂而失,皆在冥中去矣。故向者之我,非复今我也。我与今俱往,岂常守故哉!”
——郭象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
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
要,惟变所适。”
——《周易》
2、系统过程观
(2)循环往复
“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而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莫不咸当。”
——《吕氏春秋·大乐》
“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
——《周易·系辞上》
“道无终始,物有生死”
——《庄子·秋水》
3、系统和谐观
(1)追求和谐的致思倾向
“和乃生,不和不生。”
“天地之美,莫大于和。”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
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谷
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合一之道也。”
3传统思维方式的现代改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