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0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2009届闵行区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抽查试卷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金陵史痴翁名忠,字廷直。能诗,又能为新声乐府。性豪爽不羁,不喜权贵人,有不合,辄引去;或径以言折之不顾。遇所善则留连忘怀,无贵贱皆与款洽。
家有楼,近冶城,扁曰“卧痴”,下列图书敦彝,位置雅洁。有酒肴,引客笑谈,呼卢其中,不醉不已。然翁饮辄醉,醉则按拍歌新词,音吐清亮,旁若无人。有姬何,名玉仙,号白云道人,聪慧解篆书,居常以文字相娱乐,甚适也。有时出游,辄附舟而行,不告家人所往。年逾八十,预命发引,己随而行,谓之“生殡”。其达生玩世如此。
善作画,不拘家数,纵意作山水树石,清润纷错,天机浑成,大率以韵胜。得其片纸者,皆藏彝以为宝。余友盛仲交尝得翁遗诗,同金元玉诗为一帙,题曰《江南二隐》,惜未能板行耳。
([明]焦站《焦氏笔乘》)
17.(3分)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遇所善则留连忘怀( ) (2)引客笑谈( ) (3)大率以韵胜( )
18.(2分)在下列加点的词中,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或径以言折之不顾 B. 居常以文字相娱乐
C. 大率以韵胜. D. 皆藏弃以为宝
19.(6分)把下列句子译咸现代汉语。
(1)遇所善则留连忘怀,无贵贱皆与款洽。
译文:
(2)居常以文字相娱乐,甚适也。
译文:
20.(3分)从文中看,史痴翁性格的“豪爽不羁”,主要表现在。(用自己的话概括)
21.(2分)根据全文主旨,可以推断“天机浑成”一词的含义是。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X一26题。(11分)
①高帝之入秦,一战于武关,兵不血刃,而至咸阳。此天也,非人也。
②秦之亡也,诸侯并起,争先人关。秦遣章邯出兵击之。秦虽无道,而其兵方强。诸侯虽锐,而皆乌合之众。其不敌秦明矣。然诸侯皆起于群盗,不习兵势,陵藉郡县,狃于亟胜,不知秦之未可攻也。于是章邯一出而击周章、破陈涉、降魏咎、毙田儋,兵锋所至,如猎狐兔,皆不劳而定。后乃与项梁遇,苦战再三,然后破之。梁虽死,而秦之锐锋亦略尽矣。然邯以为楚地诸将不足复虑,乃渡河北击赵。邯既北,而秦国内空。至是秦始可击,而高帝乘之。此正兵法所谓避实而击虚者。盖天命,非人谋也。
③项梁之死也,楚怀王谴宋义、项羽救赵。羽愿与沛公西人关。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剽悍祸贼,尝攻襄城,襄城无噍类,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前陈王、项梁皆败,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喻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诚得长者往,无侵暴,宜可下。”卒不许项羽,而谴沛公。沛公方人关,而项羽已至河北,与章邯相持。邯虽欲还兵救秦,势不得矣。怀王之遣沛公,固当,然非邯、羽相持于河北,沛公亦不能成功。故曰:此天命,非人谋也。
([宋]苏辙《汉高帝论》)
22.(1分)本文作者苏辙,与其父、其兄苏轼,并称为“三苏”。
23.(2分)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是。
24.(2分)下列成语所反映的历史史实,与本文所说的“怀王遣沛公入关”这一典故,在事理上最有关联的一项是…………………………………………………………………( )
25.(3分)第②段末句“盖天命,非人谋也”,与第③段末句“故曰:此天命,非人谋也”,这两句的位置能否互换?请结合文意加以评价。
26.(3分)试整合《过秦论》、《阿房宫赋》的相关内容,就本文所论及的秦灭亡的原因,予以辨析并加以适当的补充。
参考答案
(五)(16分)
17.(3分) (1)欣赏喜欢(2)召引、邀请,3,大致、—般
18.(2分)D
19.(6分)(1)(史痴翁)碰见他所欣赏的人,就流连不去忘乎所以,不论其地位是尊贵的还是卑贱的,都与他相处融洽。(重点:“所善”,省略,句意通顺1分)(3分)
(2)平时,(何玉仙)、(史痴翁)用文字互相应和娱乐,非常快乐满足。(重点:“居常”、“适”,句意通顺1分)(3分)
20.(3分)要点:待人方面,坦荡磊落,不攀交权贵;处事方面:放荡不经,不拘于世俗礼数;创作方面,开明率性,不拘门派、形式。(答到一点给2分,答到二点给3分)
21.(2分)自然淳朴,不事雕琢。
(六)(11分)
22.(1分)苏洵
23.(2分)运用排比、比喻、借代、夸张等修辞手法(1分,写到二点即可),突出秦兵的强大。(1分)
24.(2分)A
25.(3分)不能互换,“盖”作为连词,连接上句及上面内容,推测高帝灭秦的原因(表示推论的原因)(2分),而“故”,作为连词,表示“所以”、“因此”,是在先前的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举出史实予以佐
2009年上海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