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
一、《左传》简介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又称
《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是哪三传呢?
左丘明《左氏春秋传》
公羊高《公羊春秋传》
谷梁赤《谷梁春秋传》
1、《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到西汉班固时才改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全书以《春秋》为纲,并仿照春秋体例,按照鲁国君主的次序,历经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十二公。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间春秋霸主递嬗的历史,比较详细地叙述了春秋时代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事件,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献。
相传
2、《左传》的体例:
《左传》全书约十八万字,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疑问
1、能否说《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
《左传》记载的是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共经历了十二国君,两百多年的历史。期间肯定有人添补。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回顾
2、《春秋公羊传》是儒家经典之一,旧题公羊寿撰。重在阐发《春秋》经中之微言大义,而略于叙事,可谓训释之传。《公羊传》训释《春秋》,颇多牵强附会之处,当代学者杨伯峻甚至称它“不是空话,便是怪话”。不过由于《公羊传》中所表述的“大同一统”思想,迎合了封建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故公羊学屡兴不绝。
《春秋公羊传注疏》二十八卷。汉何休注,唐徐彦疏。
3、《春秋穀梁传》也是儒家经典之一,旧题穀梁赤撰,现代学者一般认为《穀梁传》比《公羊传》晚出,属今文经学,其宗旨亦在阐发《春秋》经中之微言大义,只有少量叙事,间或有长篇对话。可能由于师传不同,《穀梁传》所释之大义与《公羊传》略有出入,但在曲解经文为己所用上,二者倒是不谋而合。
《春秋穀梁传注疏》东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1)郑伯,指下文的郑庄公,是郑国的第三代·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如:齐侯、楚子、虞公、秦伯。
二、解题
郑伯克段于鄢
主人公
事件
地点
(2)克,战胜,今有“攻克”之意。
段,指下文的共叔段,即郑庄公的弟弟。
(3)于鄢,介词结构。鄢,地名,今河南省鄢陵县境内。题目结构为介词结构后置句
共叔段三个字,表示:
一、共(gōng),是共叔段失败以后出奔的地方。
二、叔,是指排行。古代的排行,是用“伯、仲、叔、季”来表示,或者是用“孟、仲、叔、季”来表示。
三、段,是名。
给下面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
厌恶( ) 共叔段( )
寤( )生亟( )请
虢( )叔祭( )仲
百雉( ) 义暱( )
廪( )延自毙( )
滋蔓( ) 缮( )
乘( ) 颍( ) 繄( )
阙( ) 泄( ) 施( )及
wù
wù
qì
guó
zhài
nì
lǐn
bì
gōng
zhì
zī màn
shàn
shèng
yǐng
yī
jué
yì
yì
主要人物
身份关系
性格特点
整体感知:熟读课文,看表格。
找出文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关系,便于理解文章的内容,揣摩其性格特征。
郑伯克段于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