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后进生问题成因及转化对策-职业技术教育论文
浅议后进生问题成因及转化对策
朱振波
(安阳市第六十中学,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论述了后进学生形成的原因、心理特点以及转化对策问题。
关键词 后进生;原因;对策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长期从事教育科学研究,著述甚丰。其中,关于教学过程最优化的著作最负盛名。在他主持的“教学最优化”实验中,非常重视后进生的教育研究,并从理论上进行了系统总结。巴班斯基关于后进生教育的思想观点对学校德育尤其是班主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1 关于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教育教学中人们习惯把后进生分为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差和学习成绩差两类。若兼而有之,则称之为“双后进生”。巴班斯基所研究的是专指“学习成绩差”这一类,他把“学业不良”作为后进生的界定依据和主要特征。他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
经过大量的观察和研究,他指出学生“实际学习可能性”的缺陷是学生学业不良的普遍原因。所谓学生的“实际学习可能性”,是指以个性为中介并决定着具体的个人在学习活动范围内的潜力的内部和外部条件的统一。由此,巴班斯基进一步把后进生形成的普遍原因又分为内部的、外部的和综合的三个方面。内部的原因是指学生学习的内部基础各个成份的缺陷或这些成份之间内在联系的缺陷,包括智力特征与品质发展的缺陷;知识技能掌握的缺陷;身体发展和机体状态的缺陷;不良学习态度和品德修养上的缺陷等。外部原因是指教育过程中的影响和校外环境在发展作用上的缺点。就教师的教学来说,包括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选用和物质、心理环境保证上的缺陷;就校外环境来说,包括家庭、居民区、周围文化和生活环境以及社会团体的诸多不良影响等。综合的原因是指上述内部的和外部的诸方面的结构联系的破坏或缺陷,导致学生学业不良。巴班斯基指出,综合性原因是造成学生学业不良的根本原因。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虽有其普遍性,但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及不同发展时期的学生来说,又有不同的类型和作用形式。
①不同年级学生学业不良的主要原因不同。8岁以前学生学业不良有两个原因,即发展差和体质弱,容易疲劳,属心理——体质性综合原因;8~10岁左右学生学业不良原因除发展差外,还有学生学习能力低、消极的学习态度及较差的生活条件,属心理——教育性综合原因;初、高中学生学业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学习态度和以前几个年级形成的知识、能力、个性缺陷等,属于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
②不同性别学生学业不良的原因不同。比较而言,男生中后进生的人数比女生多;男生学业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学习态度差,不会安排学习,缺乏系统性,不遵守纪律等。相对来说,女生在这方面具有优势,成绩下降的幅度较小,尤其是低年级更是如此。
③少年初期学业成绩稳定而又普遍下降,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该年龄阶段的身心特征有关。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学业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既有普遍原因的影响,又有典型原因的作用。因此,巴班斯基指出,教师一定要细致地、全面地分析可能导致后进生产生的各种原因及其作用程度,逐步缩小分析的范围,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措施。绝不能不看具体对象与事实,不加分析地轻而易举地把知识上的缺陷,或学习态度差,或思维发展缓慢这些最容易被夸大的单纯方面当作后进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2 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及转化对策
浅议后进生问题成因及转化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