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胸部
第一节胸部的体表标志
【学习要求】
• 掌握胸骨角、第七颈椎棘突、肩胛下角等常用体表标志的含义和临床意义。
• 熟悉胸部常用划线及分区的含义和临床意义。
【内容精要】
• 骨骼标志
1、胸骨角:又称Louis角。由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向前突起而成。其两侧分别与左右第2肋软骨连接,为计数肋骨和肋间隙顺序的主要标志;标志支气管分叉、心房上缘和上下纵隔交界;相当于第5胸椎的水平。
2、脊柱棘突:是后正中线的标志,以第七颈椎棘突最为突出:其下为胸椎的起点,常以此处作为计数胸椎的标志。
3、肩胛下角:为肩胛骨的最下角。两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平对第7或第8肋骨水平,或相当于第8胸椎的水平,故可作为后胸部计数肋骨的标志。
4、肋脊角:为第12肋骨和脊柱构成的夹角,其前为肾脏和输尿管所在的区域。
5、腹上角:为左右肋弓在胸骨下端汇合处所形成的夹角,又称胸骨下角,相当于横膈的穹隆部。正常约70 0 ~110 0 ,其后为肝脏左叶、胃及胰腺的所在区域。
二、体表划线
• 前正中线:即胸骨中线。为通过胸骨正中的垂直线。
• 锁骨中线:为通过锁骨的肩峰端与胸骨端两者中点的垂直线。即通过锁骨中点向下的垂直线。
• 腋前线:为通过腋窝前皱襞沿前侧胸壁向下的垂直线。
• 腋中线:为自腋窝顶端于腋前线和腋后线之间向下的垂直线。
• 腋后线:为通过腋窝后皱襞沿后侧胸壁向下的垂直线。
• 肩胛线:为双臂下垂时通过肩胛下角与后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
• 后正中线:即脊柱中线。为通过椎骨脊突,或沿脊柱正中下行的垂直线。
• 胸部常用的凹陷和分区
1、腋窝:为上肢内侧与胸壁相连的凹陷部。
2、胸骨上窝:为胸骨柄上方的凹陷部,正常气管位于其后。
3、锁骨上窝:为锁骨上方的凹陷部,相当于两肺上叶肺尖的上部。
4、锁骨下窝:为锁骨下方的凹陷部,相当于两肺上叶肺尖的下部。
5、肩胛上区:为肩胛冈以上的区域。
6、肩胛下区:为两肩胛下角的连线与第12胸椎水平线之间的区域。
7、肩胛间区:为两肩胛骨内缘之间的区域。
第二节胸壁、胸廓与乳房
【学习要求】
一、掌握胸壁、乳房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二、熟悉桶状胸、扁平胸和鸡胸的特征和意义。
三、了解乳房的常见病变。
【内容精要】
一、胸壁着重检查以下各项
1、静脉正常胸壁静脉不易显现,当上腔或下腔静脉阻塞时,可见胸壁静脉充盈或曲张。
2、皮下气肿胸部皮下组织有气体积存时称为皮下气肿。以手按压皮下气肿的皮肤,可出现捻发感或握雪感,听诊可闻及类似捻发音。
3、胸壁压痛可见于肋间神经炎、肋软骨炎、胸壁软组织炎、肋骨骨折及白血病患者。
4、肋间隙吸气时肋间隙回缩提示呼吸道阻塞。肋间隙膨隆见于大量胸腔积液、张力性气胸、严重肺气肿;亦可见于胸壁肿瘤、主动脉瘤、婴儿和儿童心脏明显肿大者。
二、胸廓
(一)正常胸廓
正常胸廓两侧大致对称,呈椭圆形。成年人胸廓前后径较左右径为短,两者比例约为 1:。
(二)异常胸廓
1、扁平胸为胸廓呈扁平状,其前后径不及左右径的一半。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及瘦长体型者。
2、桶状胸为胸廓前后径增加,等于或超过左右径,见于严重肺气肿,老年或矮胖体型者。
3、佝偻病胸为佝偻病所郅的胸廓改变。多见于儿童,它包括佝偻病串珠,
第五章 胸 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