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古诗文阅读教与练.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7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0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初三古诗文阅读教与练(一)
作者:吴梢瑛时间:2009-07-19 10:11:22 来源:诸暨教育网阅读次数:125 次
教学内容:
1 、学习古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 、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学习,初步理解课文;
3 、背诵课文;
4 、独立完成课后同步练习。
文言文阅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①《孟子》,相传是孟子( 约前 372 一前 289) 及其弟子所作,现存七篇。孟子,名轲,字子舆,邹( 现在山东邹县) 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
“孔孟”并称。
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题目是编者加的。②〔三里之城〕周围三里( 那样小) 的城。③〔环〕围。④〔池〕护城河。⑤〔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 古代作战时士兵用以保护身体的军服) 。⑥〔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⑦〔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域,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⑧〔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⑨〔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⑩〔至〕极点。○ 11 〔畔〕通“叛“。○ 12 〔顺〕归顺,服从。○ 13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己,战就一定胜利。君子,指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作者简介】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
“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孟子向往着历史上尧舜的功绩,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一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发“仁心”上,力图维护西周的井田制度,从而使天下归顺,达到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这些都反映着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前代政治家提出的民本思想,对于恢复经济,发展生产,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一定的作用。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记录他的言论、活动的《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7 篇,计 261 章,约 3 . 5 万字,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整体把握】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章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
“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

初三古诗文阅读教与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292 KB
  • 时间2017-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