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考纲要求:
1、小康社会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自学提纲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总体小康的特点
二、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1、2、3、4、5 、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2、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探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认识小康社会
一、现代“小康”的提出
首次提出: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时提出:“中国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
三步走
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确认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我国现在已经实现了“三步走”战略中的几步?
2000年,党全会指出:“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20世纪末,实现了总体小康
1990年
2000年
2050年
1980年
解决温饱
达到小康
中等发达国家
伟大胜利
里程碑
奇迹
意义
二、总体小康的发展历程
贫困
现阶段实现的总体小康有什么样的特点?
材料一:至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排在世界第六位,但人均GDP800多美元,刚刚进入“小康”门槛,与世界水平相比,我国世界排名在130多位,仍属下中等收入。
类别
人均GDP
低收入国家
少于756美元
下中等收入国家
756—2995美元
上中等收入国家
2996—9265美元
高等收入国家
高于9265美元
世界银行将世界每个
10.1周全培植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