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经论文]从欧洲货币一体化看亚洲货币一体化趋势.doc[西经论文]从欧洲货币一体化看亚洲货币一体化趋势
;mundell)在1999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奖之后预言,在未来10年中将出现三大货币区:欧元区、美元区和“亚元”区。他把这三个货币区称为国际金融体制稳定的三足鼎立(threeislandsofstability)。欧元区已经形成,在欧元的强劲挑战之下,美元、加元和墨西哥元之间的整合正在加速进行,美元区已初见端倪。“亚元”区前景如何,亚洲会出现什么形式的金融整合?
“亚元”的诞生也许要走与美元区、欧元区不同的路。有无可能在海峡两岸三地同时取消人民币、港币、新台币和澳元,创造一种统一货币——“中元”呢?同时,东盟10国也可能形成一种新货币,然后再与日元整合,形成亚洲经济区内的组合价值标准——“亚元”;也可能直接以“中元”、“东盟元”、日元中的一种为前驱,形成“亚元”。“亚元”的诞生需要创造哪些条件?
一、从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看欧元、美元、“亚元”的三足鼎立趋势
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牙买加体系下的多元储备浮动汇率制,现在又向少元化的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体系发展。国际货币体系为何会发生如此的变迁?
作为价值符号,对货币来说,最重要的是稳定。理想的货币不仅要有足够的国际清偿能力,而且要能够保持参与贸易各方对契约的信心。最初,人们使用的货币是黄金、白银等金属,或者说拿黄金作为外部名义标定(externalnominalarcher)。金本位制经历了金银货币本位制、金块汇兑本位制和虚金本位制三个阶段。
由于在英国境外有大量英镑结存,如果境外的英镑向英国中央银行兑换黄金,英国将耗尽国库的黄金储备。当时已经有许多经济学家看出了金本位制的局限性。凯思斯批评说:“所谓金本位制只不过是古老而受尊敬的偶像,金本位制现在已经是一种野蛮作风的残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金本位制迅速瓦解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元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霸主。早在1940年美国财政部长助理怀特(harrydexterpossibletriangle)。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实现资本流动自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只能拥有其中两项,而不能同时拥有三项。如果一个国家想允许资本流动,又要求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那么就难以保持汇率稳定。如果要求汇率稳定和资本流动,就必须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
在这三个目标之间究竟哪一个更为重要?如果放弃资本流动,将退回到闭关锁国的封闭经济体系,不利于经济增长。如果放弃汇率稳定性,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场灾难。“两害相较取其轻”,只有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比较可行。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也就是向单一的区域货币或世界货币过渡。于是,人们在贸易全球化的同时开始越来越多地考虑金融全球化,如果货币统一了,就不存在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和资本管制的各种弊病了。
斯蒂格里茨曾经作过一个比喻:“小型开放经济就如同在狂风大浪中的小船一样,不论驾驶船的技术怎么样,虽然我们不知道船在什么时候被倾覆,但是,毫无疑问,船最终会被大浪打翻。”在货币市场上可以非常明显地观察到经济规模对稳定性的重要影响。经济规模越大,投机炒作的风险就越小。统一货币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度部分货币主权,换取金融体制的稳定,能
[西经论文]从欧洲货币一体化看亚洲货币一体化趋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