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三年学校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表略
二、现状分析
(一)概述西夏墅中心小学是一所有着八十多年办学历史的农村学校,始建于1926年,曾连续三届被评为江苏省“模范小学”。学校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有“自立”、“自强”、“自主”和“艺苑”四幢教学楼和综合楼。201X年8月,我校正式成为XX市“新基础教育”第二批联系学校之一,在理念的引领与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学校为教师、学生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学校也在整体转型性变革实践中,在办学理念、管理变革、课堂教学及班级建设等方面发生了较系统的、显著的变化。期待在后三年的发展中,以争创“新基础教育”基地学校为目标,全员参与、扎根日常,深化研究,在实实在在的积聚过程中实现整体转型。
(二)优势分析
1.“新基础教育”核心价值观和教育理念在不断清晰。2006年至201X年开始学习和实施“新基础教育”研究,并尝试进行单元式级部管理,追求“重心下移,功能转型”的扁平化管理,并在学科领域和班队领域推进“新基础教育”研究,在参与研究中实现学校整体转型。201X年8月,学校正式成为XX市“新基础教育”第二批联系学校,在理念的引领与专家的指导下,学校在整体转型性变革实践中,在办学理念、管理变革、课堂教学及班级建设等方面发生了较系统
的、显著的变化,“新基础教育”核心价值观和教育理念在不断清晰。
教研组、备课组的研究机制在积极形成。在“新基础教育”理念引领下,教研组、备课组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定时开展专题研讨,形成了贴近教师、有序开放、整体设计的研究机制,既促进了教师间的互动与协作,又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研组主要对各类课型展开研讨,把精品课案例结合学生实际落实到日常课堂。备课组加大了研究频率,重视教师新基本功的锤炼,如课堂有效开放,资源的敏感与捕捉利用能力,研究过程中的问题“点穴”等。
3.“自立自强”精神深入人心。在前两轮的学校三年发展过程中,学校梳理了“自立自强”的传统精神,结合“新基础教育”研究中“生命自觉”的核心理念追求,赋予“自立自强”新的内涵,随着学校研究性变革实践的实际逐步深入,确立了“弘自立自强精神,育自主自觉生命”办学理念。
中学三年学校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