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茶座:煮一锅家校共育的“石头汤”-班主任论文
班主任茶座:煮一锅家校共育的“石头汤”
摘要“班主任茶座”构建起平等对话的新型家长与班主任沟通方式,以家长需求为导向,通过主题探讨,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问题,在互动分享中实现共同成长。
关键词家庭教育指导;班主任茶座;班级家庭教育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6)07-0025-03
经典绘本《石头汤》讲述了一个关于分享的故事:三个和尚阿福、阿禄和阿寿来到一个村庄,这里的村民经历过许多苦难,彼此缺乏信任,不愿接纳任何人。但是,在福禄寿的导引下,村民纷纷拿出饺子、绿豆、百合、胡萝卜……煮出了一锅美味的石头汤。他们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付出了许多,但收获更多。故事告诉我们,分享会带来快乐与成长。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学校要发挥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唯有不断创新家校合作方式,引领家长与社会各界在分享与合作中收获成长,才能真正缔结“爱的同盟”,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于是,我们尝试主动邀约若干家长“闲聊”,在分享与探讨中生长教育智慧,共煮一锅家校共育的“石头汤”——“班主任茶座”就这样诞生了。
一、发挥破壁功能,展开平等对话
“好的教育实践从来就不是孤立的活动,而永远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共同分享、相互激励,并最终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之中彼此成全的活动。”[1]从基本形式上讲,“班主任茶座”是基于闲暇的、以聊天为基本形式的,以对理想的家庭教育的欲求为核心的,以培养儿童健全人格为宗旨的小组活动。它颠覆了班主任与家长的传统沟通方式,变教师中心为孩子中心,力求构建平等对话的新型沟通方式。
传统的家长会一般由学校或班主任决定时间、地点和内容,要求家长参加,很少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时间,家长也很难有机会就孩子的情况单独与班主任进行深入交流。而“班主任茶座”则改强制要求为家长自主选择。
每期“茶座”限定15人,时间为1小时。班级家长委员会提前一周接受家长报名,确定参加本期“班主任茶座”的名单。地点则根据需要自由选择,或在学校圆桌会议室,或在某学生家里,或在茶室,力求氛围更好,交流更轻松。每期“茶座”聚焦一个话题,或由班主任主讲,或邀请一名嘉宾主讲并进行案例分析,然后展开自由对话和好书分享。
为提高“茶座”质量和效果,一方面,我们邀请相关专家作客“茶座”,为家长指点迷津。同时,也挖掘家长群体中的教育高手,邀请他们作客“茶座”,如亲子阅读问题,“茶座”请拥有成功经验的家长现身说法,使对话更生动,更有说服力。优秀学生本身也是最好的案例,“茶座”开设了“满天星”讲坛,邀请个性鲜明的学生作客“茶座”,与家长展开对话,带给家长全新的体验和感悟。第一位开讲者六(1)班班长口若悬河,妙语连珠,让家长见识了优秀学生的口才。班主任就此引导家长鼓励孩子阅读、分享、展示,积极培养孩子卓越的语言表达才能。
这样的沟通方式灵活、轻松,有针对性,获得了家长的普遍认可。家长以积极心态自主报名参加“茶座”,带着问题而来,主动与老师及其他家长一起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有时,家长携子一起参加,孩子也同样享有平等的发言权。班主任则做好组织协调、牵线搭桥工作,让班级中的家庭教育高手充分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在这样的情境下,家长往往非常理智,一些亲子沟通问题现场就能得以解决。正如一
班主任茶座:煮一锅家校共育的“石头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