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物化学专题讨论文献综述报告
专业: 体育教育班级:2008-4班姓名:李家乐学号: 08409014013
青少年体力活动的生物化学特点的讨论
前言部分
青少年体力活动的概述
青少年体力活动是青少年任何的骨骼肌产生的,导致能量消耗的身体活动,日常生活中的体力活动分为职业相关的、体育竞技、健身训练、家务劳动或者其他活动。
(二)关于糖酵解的研究
1897年,德国生化学家 ,极大地促进了生物体内糖代谢的研究。酿酶发现后的几年之内,就揭示了糖酵解是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过程。。,、,从每一个具体的化学变化及其所需用的酶、辅酶以及化学能的传递等各方面进行探讨,于1935年终于阐明了从葡萄糖(6碳)转变其中乳酸(3碳)或酒精(2碳)经历的12个中间步骤,并且阐明在这过程中有几种酶、辅酶和ATP等参加反应。
正文部分
(一) 糖酵解的发现过程
应追溯到4000年前的制酒工业。(发酵过程)1854-1864年,Louis Paster的观点占统治地位:认为发酵由微生物引起的,是离不开生命物质活力的过程,即不需要空气的生命。1897年,Hans Buchner和Edward Buchner兄弟,发现酵母汁可以使蔗糖发酵。葡萄糖亦经酵母汁作用产生酒精酵母汁的发酵能力远远不如活酵母菌。并且酵母汁放置的时间越长,其发酵能力越弱。1905年,阐释酵母汁作用原理:发酵过程需要磷酸参与。分离得到果糖-1,6-二磷酸。以后陆续分离得到6-P-G和6-P-F。酵母汁加热或经透析都将失去发酵能力,一旦混合两种处理的酵母汁,又恢复发酵能力。表明——NAD、ATP、ADP、-1,6-二磷酸裂解形式进行研究,对全过程的能力学研究。( Embden,Meyerhof,Parnas )1940年,阐释整个糖酵解过程。
(二) 糖酵解的途径
糖酵解途径是指细胞在细胞质中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过程,此过程中伴有少量ATP的生成。这一过程是在细胞质中进行,不需要氧气,每一反应步骤基本都由特异的酶催化。在缺氧条件下丙酮酸被还原为乳酸,有氧条件下丙酮酸可进一步氧化分解生成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生成CO2和H2O。糖酵解总共包括10个连续步骤,均由对应的酶催化。
总反应为:葡萄糖+2ATP+2ADP+2Pi+2NAD+ ——>2丙酮酸+4ATP+2NADH+2H++2H2O
(1)葡萄糖磷酸化
葡萄糖氧化是放能反应,但葡萄糖是较稳定的化合物,要使之放能就必须给与活化能来推动此反应,即必须先使葡萄糖从稳定状态变为活跃状态,活化一个葡萄糖需要消耗1个ATP,一个ATP放出一个高能磷酸键,,大部分变为热量而散失,小部分使磷酸与葡萄糖结合生成葡萄糖-6-磷酸。己糖激酶。
(2)葡萄糖-6-磷酸重排生成果糖-6-磷酸。葡萄糖磷酸异构酶。(3)生成果糖-1、6-二磷酸。磷酸果糖激酶。
1个葡萄糖分子消耗了2个ATP分子而活化,经酶的催化生成果糖-1,6-二磷酸分子。
(4)果糖-1、6-二磷酸断裂成3
李家乐文献综述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