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戏曲.doc走近戏曲
【教学内容】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第二课
【课型】欣赏课
【执教】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张蓓芳
【指导教师】赵婷
【教材分析】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历史悠久的中国戏曲的优秀代表,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戏曲形式。它积淀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民族智慧和艺术精华,集中包含着浓郁的民族审美情趣。试看京剧的唱腔、念白、身段、舞蹈、戏装、脸谱……无论哪一项,都显示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显著特色,都继承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其综合性是世上任何文艺形式无法比拟的,
但对于当代的学生来说京剧又是陌生的。怎样让学生能在音乐课堂中对京剧产生兴趣,进而激发热爱京剧、弘扬国粹艺术的情感呢?本节课把戏曲表演的“四功”——唱、念、做、打作为重点,为学生提供多方面感受、多方面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尽情地模仿或表演,增进对京剧的了解,激发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兴趣和自豪之情,使学生真正的走“近”京剧。
【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大部分学生对于中国戏曲是有所了解的,但不太感兴趣。
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结合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充分利用现有图文影像资料和个别学生已有的戏曲基础,给学生以形象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常识,同时对学生进行戏曲艺术的熏陶,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通过实践活动,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目标】
1、在欣赏和感受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中,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加深对中国戏曲的了解,提高艺术修养。
2、运用听、看、唱、演等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了解和认识戏曲艺术的表演特点。
3、初步感知京剧及几个地方戏曲的艺术作品的戏曲元素;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及代表作;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和戏曲表演的四功。
【教学重点】
戏曲表演的四功。
【教学难点】
京剧艺术的独特表演形式。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戏曲与歌剧、舞剧、话剧等一样都是戏剧表演艺术,但戏曲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戏曲。
二、初步感知,欣赏戏曲
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游戏:教师范唱首句,学生接唱,并猜出剧种与曲名。
提问:除了这些,你知道还有哪些地方戏?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戏曲形式,最为重要的是京剧,它是我们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设计说明: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戏曲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回顾,可以营造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唱、念、做、打是戏曲演员表演的四项基本功,通常被称为“四功”。
A.“四功”之一——唱
唱是戏曲的主要艺术手段之一,运用声乐技巧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感情和情绪状态,通过声乐的艺术感染力,表达剧中人的心曲。从总体上来说,京剧是以“唱”为主,唱功是品评一个演员技艺高下的重要因素。
生、旦、净、丑,这四个戏曲行当中,你能模仿哪一行当的唱腔呢?
设问:旦角的唱腔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欣赏梅葆玖先生演唱的《梨花颂》。
梅葆玖先生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小儿子,梅派艺术传人,北京京剧团团长。他对当今的京剧界来说是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梅葆玖先生嗓音甜美圆润,字真韵美,扮相端庄大方。
学生回答听赏后的感受——旦角运用真假嗓演
走近戏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