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也谈古典诗歌的抒情方式.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也谈古典诗歌的抒情方式-中学语文论文
也谈古典诗歌的抒情方式
朱淑梅
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一些常见的修辞格。其中文章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说明在诗歌的写作中基本不用,这样就剩下了四种。而高考主要考查的是抒情方式。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可见“情”是联系作者和读者的重要纽带。因此,把握诗歌的抒情的方式是欣赏诗歌的一条重要途径。古典诗歌的抒情方式有多种:
一、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向封建统治者投去了蔑视的一瞥,唱出了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者的心声,抒发了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又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就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通过登幽州台的所见所感,以慷慨悲凉的基调,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苦闷的情怀。
二、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事抒情和用典抒情。
,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此景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松、梅、竹、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
如杜甫的《蜀相》,诗歌首联写武侯祠景色的荒凉,颔联写无人凭吊的悲哀,颈联转入对诸葛亮的凭吊,“天下计”、“老臣心”将诸葛亮的功业合在一起,既表现了对英雄业绩的向往,以及对这一业绩不能实现的痛苦,又表现了作者感时伤世的悲哀。全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情景交融,共同烘托出一种慷慨悲凉的情调。
如李商隐的《端居》:“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就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青苔”“虹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凉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如范仲淹的《苏幕遮》,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秋色连波”二句,落笔于高天厚地之间的浓郁的秋色和绵邈秋波: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依偎着秋波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山映斜阳”句复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同时,“斜阳”又点出所状者乃是薄暮时分的秋景。“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埋怨“芳草”无情,正见出作者多情、重情。这首词的写景和抒情结合得就很自然。
,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这个事物上,通过描写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物抒情。一首好的咏物诗,往往有意

也谈古典诗歌的抒情方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xingmaoh
  • 文件大小154 KB
  • 时间2017-12-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