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越改越出彩-中学语文论文
作文越改越出彩
邹士友
语文老师差不多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为学生批改作文,发到学生的手里之后,很多学生却只是看看分数,便不闻不问,对老师的评语更是很少用心地去想一想。学生的这种行为无疑是提升作文水平的障碍。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参与到评价中来。
,挖掘创作源泉
就高年级的小学生而言,经过前四年的训练,在审题、立意、谋篇等方面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所以每次写作文,在简单地讲一下习作要求、习作重点后,我便放手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自由的发挥,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情感。根据学生在初稿中暴露出的问题,确定作文指导的要点。这样的指导不但更具有针对性,而且利于学生抛开条条框框,放下包袱,独立思考,从而更好地张扬个性。譬如写《我的愿望》这篇作文,根据学生在初稿中暴露出的问题,我分类列了如下几条评语::(1)不仅把我的愿望是什么写了出来,而且把我的愿望是什么样的勾画得比较细致,描写得非常形象具体,联想丰富,就像真实发生的一样;(2)巧妙地运用插叙或顺叙等写作方法把为什么会有这个愿望写了出来,并且抓住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刻画心理活动,描写惟妙惟肖;(3)语句通顺生动并且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1)对自己的愿望是什么样的描写得过于笼统,简单,给人印象不深刻;(2)段与段衔接不够好,过于生硬,过渡不自然;(3)个别同学标点符号运用不够好,几句话连在一起,不加一个标点,一口气读完,憋死人。
,提高创作品质
学生是习作的主体,更应该是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做评价的主人,可以起到自我分析、自我激励、自我提升的实效。所以我们的讲评应旨在引导学生自悟自改,从而逐步提高写作能力。讲评之前,我通常先要把从学生初稿中总结出来的优点和不足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再针对问题具体讲评,讲的时候,对文,不对人,不表扬谁,也不批评谁,旨在引导学生自己感悟。讲评完之后,接下来要进行的一个环节就是引导学生根据讲评自我修改。这个环节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通常和讲评合为一节课,有时甚至延伸到课下。学生自己认为修改满意后,誊抄在作文本上,并评价自己的这篇习作:可以用分数,可以定等级,也可以加星。
,搭建互学平台
学生习作发展性评价要遵循立体参与的原则。除了教师评、自我评,还应该做到学生间互相评,这样不但能实现资源共享,而且能搭建一个互相学台。通常我会拿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评。小组的成员要尽量做到优、中、差有机结合。组评时,每位学生要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其他同学听,读两遍,也可以互相传阅着评改,每个同学都要认真听,认真改。要把每一篇文章好在哪里,有哪些优点和有待改进的地方指出来,同时评定合适的等级。最后,小组组长执笔,给这篇文章写上评语。学生在这种面对面的评价和聆听当中所学到的,一点也不比从老师那儿学到的少,而且更具有实效性。看看学生
作文越改越出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