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法制宣传教育——宪法
中国乙肝歧视第一案开庭现场
案例:中国乙肝歧视第一案
2003年,安徽芜湖青年张先著从当地大学环境专业毕业,并于6月30日参加了安徽省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的是芜湖县委办公室经济管理人员,笔试和面试的成绩在近百名竞争者中排名第一位,然而在随后的体检中却被检查出感染了乙肝病毒。9月25日,芜湖人事局正式宣布:张先著因体检不合格不被录取。11月10日,张先著向芜湖市人事局所在的新芜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状告人事部门“歧视乙肝患者”。由此引发了受全国关注的“乙肝歧视”案。
案例:中国乙肝歧视第一案(续)
这一案例是中国“乙肝歧视第一案”,原告张先著主张公务员录用标准侵犯了其担任公职的平等权利,违反了《宪法》第33条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芜湖市新芜区人民法院虽然判决原告胜诉,理由是芜湖市人事局拒绝录用的决定因“证据不足”违法,而不是侵犯了张先著的平等权,完全回避了宪法问题。这项判决与其是维护当事人的平等权利,不如说是体现了中国法院缺乏适用宪法的基本担当和知识积淀。
一、宪法的概念
二、宪政历史简况
三、我国宪法的地位
四、现行宪法的主要内容
宪法的概念
法律是什么?
宪法是什么?
法律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宪法是一张写着
人民权利的纸
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的总章程
——国体、政体
——最高法
——国家强制力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最高权威性
——宪法规范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弱惩罚性
——宪法一般不规定具体的惩罚措施
3、纲领性
——宪法一般记载国家未来奋斗目标
宪法的主要特点:
六五法制宣传教育:宪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