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
2017/12/14
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
【知识目标】
、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大会计基本假设;
;
;
,掌握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
2017/12/14
【能力目标】
、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会计基本假设;
;
;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进行确认;
。
2017/12/14
任务一认识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任务二认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任务三会计要素及其计量属性
任务一认识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任务二认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任务三会计要素及其计量属性
任务一认识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任务二认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2017/12/14
任务一认识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系统、全面、综合地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考核和检查,以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
2017/12/14
任务一认识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会计面对变化不定的经济环境,作出一些合理的假设,对会计核算的对象及其环境作出一些基本规定,即建立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基础,也称之为会计假设。
(一)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三)会计分期
(四)货币计量
2017/12/14
任务一认识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会计主体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五条指出:“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这是对会计主体假设的规定。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确定会计主体,就是要明确会计为谁核算,核算谁的经济业务。
明确会计主体,能够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
2017/12/14
任务一认识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往往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如,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法律主体,应当建立财务会计系统,独立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再如,由企业管理的证券投资基金、企业年金基金等,尽管不属于法律主体,但属于会计主体,应当对每项基金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案例1-1】某母公司拥有5家子公司,母子公司均属于不同的法律主体,但母公司对子公司拥有控制权,为了全面反映由母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就需要将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会计主体
2017/12/14
任务一认识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持续经营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六条指出:“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这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规定。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能够完成其现有的各项经营目标。
持续经营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六条指出:“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这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规定。
2017/12/14
任务一认识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从企业经营活动的存续期间来看,存在两种可能:一是企业在近期面临破产清算;二是在可预见的未来持续经营下去。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在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的选择上有很大差别。一般情况下,应当假定企业将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明确这个基本假设,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
持续经营
【案例1-2】某企业购入一台设备,预计使用寿命为15年,考虑到企业将会持续经营下去,因此可以假定企业的固定资产会在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并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即不断地为企业生产产品,直至设备使用寿命结束。为此固定资产就应当根据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采用折旧的方法,将历史成本分摊到预计使用寿命期间所生产的相关产品成本中。
2017/12/14
财务会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