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空想社会主义了解空想社会主义基本思想,理解其历史功绩和局限性。
导言什么是空想社会主义?
从1516年莫尔发表《乌托邦》算起,到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时止,空想社会主义前后经历了300多年。
●是一种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
●是关于人类社会管理模式的一种设计和探索;
●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第二单元内容
一、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二、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三、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
时代背景:资本主义产生和资产阶级形成时期
代表人物:托马斯·莫尔(英国)
托马斯·闵采尔(德国)
托马斯·康帕内拉(意大利)
基本思想:私有制是社会贫富两级分化的根源,主张废除私有制,建立财产公有、没有阶级差别、社会组织生产劳动和人人平等的社会。
一、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一、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托马斯·莫尔(1478—1535),十六世纪初英国著名的政治家,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
:生于英国伦敦一个富裕市民家庭,青年时代受到良好的教育,历任国家要职,当过大法官。
:《乌托邦》,1516年版,人类思想史上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著作。后来。“乌托邦”成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同义词。
(一)莫尔和《乌托邦》
一、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一、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上述译本封面副页
“乌托邦”一词,由两个希腊字组成,意思是“没有的地方”。
采用一个旅行家同莫尔的对话形式写成。
是一部描述共产制度如何运用于整个庞大国家的著述。一部政治幻想著作。
代表作《乌托邦》
一、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乌托邦》著作片段
3.《乌托邦》的思想内容
第一,对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社会的批判
最早揭露了“圈地运动”的罪恶。
“你们的羊,……一向是那么驯服,那么容易喂饱,据说现在变得很贪婪、很凶蛮,以至于吃人”
揭露了英国社会贫富两级的对立。
贵族骄奢淫逸,像"公蜂"一样一事不做,僧侣是"第一号游民"。农民、矿工、木匠等劳动者终日辛勤操作为国家作出贡献,其所得却不足以糊口,生活不如牛马。
一、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一)莫尔和《乌托邦》
第二单元 空想社会主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