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胆道外科叶海霞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十二指肠乳头平滑肌的松弛与否是ERCP术成功与否的首要条件,而患者的情绪、精神状态影响了其松弛状态。由于患者对ERCP专业知识的缺乏,患者及家属不可避免对手术具有一定恐惧心理,恐惧的因素有:内镜的介入刺激、检查室的环境、检查中工作人员的谈话及医务人员的操作技巧、时间长短以及术后可能的并发症[2]。因此,术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恐惧原因等,针对患者恐惧的具体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对策。具体方法:(1)在检查前给患者详细介绍ERCP检查的目的、方法;(2)请已经成功做过该项检查的患者谈体会,并鼓励他们交流各自的心得;(3)告诉患者检查时将由医护人员和家属陪同,给患者心理上的支持;(4)向患者解释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以及减轻不适的方法,让患者了解情绪、注意力、与医生的配合好坏都会影响到检查的进展;(5)也可通过和外科手术相比较,突出内镜治疗的优点,帮助患者消除疑虑,以轻松的心态接受检查和治疗
术前准备术前禁食8 h、禁水4 h,并检查禁食情况,患者穿着不宜太厚以适应摄片的要求,去除义齿及金属饰品。询问有无碘过敏史,术前常规做碘过敏试验,并检测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血尿淀粉酶、肝肾功能等,行心电图及胸片检查了解心肺功能,备好吸氧设备、急救药品及血氧饱和度监测。术前30 min肌肉注射山莨菪碱10 mg、安定5~10 mg,以起到镇静、松弛平滑肌及减少腺体分泌作用,精神过度紧张患者可肌注哌替啶25~75 mg,以稳定情绪;术前10 min口服10 ml表面麻醉剂。
术后护理
一般护理术后暂禁食,禁食时间的长短,应依据血、尿淀粉酶情况定,一般于术后2 h及次晨查血、尿淀粉酶。若淀粉酶正常,可进食低脂半流质饮食;如淀粉酶升高超过500 Somogyi单位,应按急性胰腺炎处理。术后24 h如患者无腹痛,复查血淀粉酶正常,可渐进饮食,饮食以清淡为宜。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酌情给予抑制胰酶分泌药物及止血剂,液体总量控制在2000~3000 ml,以满足机体对热量和代谢的需要。严密观察面色、生命体征、血白细胞及腹部情况并与术前对比,如有异常变化及时报告医生。禁食期间应做好口腔护理,每日2次;若患者诉口干时,可予湿棉签湿润口腔或用温开水漱口,切不可吞入开水,以免刺激胰腺分泌而引起并发症。
引流管的护理鼻胆(胰)管引流术对引流管的护理要求极为严格,它是鼻胆(胰)管引流效果的重要保证,导管应妥善固定于颊部,做好标记,并经常检查。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避免因引流管刺激咽喉部而引起剧烈呕吐或脱管,保持引流管通畅及有效引流,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并记录。一般胆管引流量为400 ml/d和胰液引流量为200 ml/d不同,护士应熟知患者是行鼻胆管引流还是鼻胰管引流。引流量低于此指标,提示引流不畅,可能为炎性分泌物堵塞导管,易诱发急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等。若怀疑导管脱出,不宜强行往里输送,应固定好导管,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并记录,对于胆源性胰腺炎,若引流量在50~200 ml/d,引流液色泽逐渐变成无色,则导管置入胰管内;若引流液平均在500~1000 ml/d左右且逐渐减少,引流液由深褐色变为淡黄色,则导管置入胆管内。若无胆汁或胰液引出,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并发症的处理及护理
血清淀粉酶升高患者多为一过性,主要是胰腺激惹所致[3]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ERCP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单纯性。本组5例术后24 h内发生腹痛、低热、白细胞增高和(或)血尿淀粉酶升高(血淀粉酶平均410 u/L,尿淀粉酶平均2300 u/L),经CT检查确诊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分析原因可能是:(1)反复多次插管致黏膜充血、水肿,造成乳头和胰管开口机械性损伤;(2)向胰管内高压推注造影剂致胰管物理性损伤;(3)行EST时,切缘出血采用电灼止血,因放电时间过长误伤胰管开口及周围黏膜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本组一经确诊,即采取禁食和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平均减压6天),思他宁3 mg加入生理盐水中微量泵静滴,以抑制胰腺外分泌;同时予抗炎、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
胆道感染或出血急性胆管炎是阻塞性黄疸患者行ERCP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2]。诱发因素常为器械(尤其是造影管)消毒不彻底或纤维十二指肠镜通过胃肠道被污染,或胆汁内细菌经受损黏膜逆流进入血液引起胆管炎及全身感染,严重者可引起感染性休克[4]。本组1例术后出现腹痛、高热(39 ℃)伴恶心、呕吐,并逐渐加重,神志尚清。多次测血压正常,查体发现右上腹压痛,腹肌紧张。立即报告医师,急查血白细胞计数升高,而血、尿淀粉酶升高不明显,提示急
ERCP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