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可见光:光是指能够在人眼的视觉系统上引起明亮的颜色感觉的电磁辐射。在整个电磁彼谱中,能引起人眼视觉的只是一小部分,因此,刺激人眼引起视觉的光辐射又叫可见光辐射,简称可见光。
光谱:人眼感受日光是白光,而当日光通过三梭镜时,由于日光中不同波长的光的折射系数不同,折射后投射在白屏幕上的位置也不同,从而形成彩色的带光,我们也把它们称为光谱。
单色光:只含有一种波长而不能再分解的光成为单色光
复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
光谱密度:以波长入为中心的微小波长范围内辐射量与该波长宽度之比成为光谱密度
光源的相对光谱能量分布:相对光谱能量分布表示辐射能量和波长之间的关系。实践中通常取彼长为555nm的可见光的辐射能量为100,以此作为参考点,其他波长处的能量由比较而得出。
光反射比:在光照射下物体表面在整个2π立体角范围内反射光通量与入射光通量之比,ρ= Фr / Фi
光谱反射比:在波长为λ的光照射下物体表面在整个2π立体角范围内反射的光通量Фr(λ)与入射光通量Фi(λ)之比,ρ(λ)=Фr(λ)/Фi(λ)
光透射比:指从物体透出的光通量Φt与入射到物体的光通量Φi之比,τ= Φt / Φi
光谱透射比:指在波长为λ的光照射下,从物体透射出的光通量Φt(λ)与入射到物体上的光通量Φi(λ)之比:τ(λ)=Φt(λ)/ Φi(λ)
朗伯体:如果有一种理想的透射体,它的光谱透射比恒等于1,且透射光通量相对于透射面的法线呈余弦分布,则透射光在各个方向和亮度都相同,这种透射体叫做完全漫射透射体,又叫朗伯体。
伯格-比尔定律:吸收比等于颜色物体着色剂的吸收率、样品厚度、和物体着色剂浓度的乘积 Aλ=aλbc
第二章
发光体:是指光源,它能够自行向外界辐射能量
非发光体:发光体是指光源,它能够白行向外界辐射能量;而除了发光体以外的物体,统称为非发光体
屈光系统:眼球的屈光装置除了角膜外,还有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它们共同构成了人体接受影像的成像光学系统
,也称为屈光系统。屈光系统决定了外界的光线能否在视网膜处结成清晰的像
感光系统:人眼的感光系统即视网膜,他包括了最外层的视锥、视杆细胞,中间层的双极细胞、少数水平细胞,以及最内层的神经节细胞。感光系统决定了该像能否产生神经冲动并向视神经传递
明视觉:视锥细胞只有在亮度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被激发起来去充分辨别物体的颜色和细节,因此把这种在明亮条件下产生的视觉叫明视觉
暗视觉:指在黑夜或弱光环境中,看到的景物全是灰黑色,只有明暗感,没有彩色感。在较暗的环境下,由视杆细胞对光敏感性极高但却不能分辨其细节及颜色这一特点的作用,形成了暗视觉
光谱光效率:眼睛对于不同波长的光波的光能量产生光感觉的效率
相对光谱光效率V(λ):是在特定的光亮条件下,当波长λm和波长λ的单色光的明亮感觉相同时两者的辐射通量之比;λm选在最大比值等于1处。明视觉在555 nm处,暗视觉在507nm处。V(λ)= Φλm/ Φλ
视角:人眼观察物体时,物体的大小对眼睛形成的张角叫做视角
视距:人眼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又称视距
视觉敏锐度:人眼辨别外界物体的敏锐程度称作视觉敏锐度,通常用眼睛的分辨力来表示视觉的敏锐度
视场:视场是指眼睛视角α所对应的圆面积
对比辨认:它是视场中物体和背景的亮度差与背
色彩学名词解释(期末复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