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伟人三大理论
第
六
单
元
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20
世
纪
以
来
中
国
重
大
思
想
理
论
成
果
醒
站
富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
现代化建设
强
三民主义
一、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
经济条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阶级条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政治背景:民族危机日深,各种救国方案相继失败;
思想因素:法等、博爱思想,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思想,中国传统的“大同”观念等思想的影响。
个人因素:孙中山个人思想的转变。(由改良到革命)
理论篇
二、三民主义的提出
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第一次把推翻清朝统治和建立共和国结合起来;1895年广州起义标志其民主思想的初步形成和民主革命活动的开始)。
2、1905年,在日本东京组建中国同盟会,在《中国同盟会总章》中提出“十六字纲领”。在《民报·发刊词》中进一步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的内涵
内容
同盟会纲领
思想内涵
地位
民族主义
(民族革命)
民权主义(政治革命)
民生主义
(社会革命)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分土地
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核定地价,涨价归国家所有,国民共享
前提
核心
补充
发展
三民主义与同盟会纲领
三、内容:
探究一:民族主义
材料二: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孙中山(1906)
②局限性:
①实质:
推翻清政府
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
材料一: 今之满州,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同盟会宣言》(1905)
探究二:民权主义
材料二: 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孙中山(1906)
反对君主专制政体
材料一: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同盟会宣言》(1905)
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
②局限性:
①实质:
探究三:民生主义
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辛亥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④后果:
反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材料一: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同盟会宣言》(1905)
材料二:…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固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两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是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大有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端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孙中山
(“平均地权”=“平分土地”?)
③局限性:
①实质:
②进步性:
“平均地权”“核定地价”“国民共享”
性质:
进步性: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前提)民族主义
(核心)民权主义
(补充和发展)民生主义
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没明确提出反帝主张
——不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民权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四、评价:
局限性:
三大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