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
(初稿)
北京中水新华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二○一○年十月
前言
目录
第一章基本情况 1
自然地理概况 1
经济社会概况 4
9
32
36
形势与主要问题 38
第二章水资源供需分析与水资源配置 42
节水潜力分析 42
47
第三章目标和任务 61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61
规划范围及水平年 62
规划依据 63
规划目标 65
主要任务 67
第四章重点区域与领域 69
重点区域 69
重点领域 69
第五章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 77
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 77
落实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制度 79
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及水资源论证制度 80
建立和完善节水市场调节机制 80
全面加强节水基础性管理制度建设 81
、水生态与环境保护管理 83
85
第六章重点节水工程 87
农业节水工程 87
工业节水工程 89
城镇生活节水工程 90
非常规水源利用工程 92
水生态与环境保护和治理 93
能力建设工程 100
节水示范工程 101
第七章投资分析与实施效果评价 103
投资分析 103
实施效果评价 104
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 106
有利影响 106
不利影响 107
减免不利影响对策措施 107
第九章保障措施 108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考核责任 108
完善法规政策,深化统一管理 108
拓展投资渠道,加大政府投入 108
加强用水管理,激励节水减排 109
依靠科技进步,创新用水模式 109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节水减排意识 109
第一章基本情况
自然地理概况
海口市是海南省省会,位于北纬19º32´~20º5´,东经110º10´~110º41´,地处海南岛北部,横跨南渡江下游东西两岸。北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省相望,东与文昌市接壤,南靠定安县,西邻澄迈县。,,。海岸线长约131km,海域面积约800km2。海岛有海甸岛、新埠岛和北港岛。海口市地理位置见图1-1。
海口市略呈长心形,地势平缓。海南岛最长的河流—南渡江从海口市中部穿过,东部自南向北略有倾斜,西部自北向南倾斜;西北部和东南部较高,中部南渡江沿岸地势低平,北部多为沿海小平原。境内最高处为马鞍岭,,最低点为南渡江公海口,。由于海蚀及构造作用,形成台阶式地形。一级阶地分布于沿海,高程在5m以下,~,地势平坦,城区大部分建筑均在该阶地上;二级阶地高程为18m至25m之间,,地形平坦;三级阶地高程为30~40m,~,切割剧烈,为宽敞平顶低岗地;四级阶地为该市地形较高之洪积层,高程在80m以内,地形破碎,起伏较大,系园状岗地。全市地貌基本分为北部滨海平原,中部沿江阶地区,东部、南部台地区和西部熔岩台地区。
海口市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中岳、晋宁、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每期构造运动都在海南岛留下一定的构造形迹。从空间分布上,以各种方向、不同形式或不同性质的构造形迹组合,形成东西向构造带、南北向构造带、北东向构造带、北西向构造带等主要构造体系,构成了本岛的主要构造格局,控制着本岛沉积建造、岩浆活动、成矿作用以及晚近时期的山川地势的展布及部分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
海口市地下水赋存条件较好,储量丰富。浅层地下水分布范围广泛,山丘区主要补给来源于降水,平原区除受降水补给外,还接受灌溉和其它地表水体的渗漏补给。深层承压水主要分布于王五~文教大断裂以北的琼北自流盆地,主要接受基岩裂隙水的侧渗补给和火山岩潜水的下渗补给。海口市浅层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Na+Ca型水,深层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Na+Ca型水和HCO3+Cl-Na+Ca+Mg型水。
海口市属热带岛屿气候,夏长冬短,午热夜凉,历年未见霜雪,冬春多雾多旱,夏秋多雷暴雨,并有台风。ºC,ºC,最高温度38.
海口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