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技术介绍
吴旭琲博士
1
湿地概况
2
“湿地”一词源自英文wetland,是包括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包括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的水域,一般指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摘自1971年湿地公约
湿地的定义
3
湿地的类型
从人类干扰的角度
自然湿地
人工湿地
从水分含盐量的角度
淡水湿地
半咸水湿地
咸水湿地
从系统的分类角度
沼泽湿地
湖泊湿地
河流湿地
浅海滩涂湿地
人工湿地
4
全球湿地概况
占地球陆地面积的6%,其中
湖泊占2%
藓类沼泽占30%
草本沼泽占26%
森林沼泽占20%
洪泛平原占15%
世界红树林的面积约24
万km2,珊瑚礁约60万km2
5
中国湿地概况
中国湿地面积约6594万公顷(其中还不包括江河、池塘等),占世界湿地的10%,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6
湿地的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
维持生物多样性
调蓄水量和调节气候
降解有毒物质
保护堤岸,防止盐水入侵
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
在输、储和供水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提供矿物资源
可为人们提供旅游、娱乐的场所
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对象、材料和试验基地
——1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万多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
7
人工湿地简介
8
人工湿地的定义
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s),是一种为了达到环保处理效果,模仿自然湿地而人工设计的复杂的具有渗透性能的地层生态结构,包括有浮现性、浸没式植物、动物和水体等不同的组成部分。
9
物理作用
过滤和沉淀
-能除去含有C、N、P的有机及无机颗粒物和悬浮固体
微生物作用
氧化-还原反应
吸收降解
化学作用
植物作用
吸附和絮凝
-可溶性的有机化合物
-阴离子( PO43- )和阳离子(重金属阳离子)
挥发作用
-挥发性有机物(VOC)
气体运输作用
植物吸收
根系有利于微生物繁殖
人工湿地净化废水的原理
10
人工湿地设计手册(美国EPA)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