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自评报告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
目录
学院概况 3
一、定位与目标 4
4
6
7
二、师资队伍 10
10
11
11
12
三、教学资源 13
13
14
15
15
16
四、培养过程 17
17
18
19
19
五、学生发展 21
21
24
25
26
六、质量保障 28
28
29
29
30
七、自选特色 31
31
32
学院概况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前身为桂林电子工业学院财经与法律系,成立于1993年,2000年改称桂林电子工业学院管理系,2006年学校更名后,改称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2009年7月改称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商学院是培养掌握信息技术的现代高级管理人才的摇篮。商学院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最大的非工科教学单位,现有在校全日制研究生140多人、非全日制各类研究生 400多人,本科生2200多人,拥有一支由80多名教授、副教授、讲师、高级实验师、实验师等专家学者和其他系列技术人员(研究员、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经济师、律师等)组成的师资队伍,并聘请全国著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学院下设财务与会计系、工商管理系、工业工程系、电子商务系、应用经济系、实验中心、EDP中心和MBA教育中心等教学单位。
商学院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学硕士()5个硕士点,以及工业工程领域、物流工程、项目管理领域3个工程硕士点。本科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工业工程、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应用经济、物流管理、金融工程10个专业。学院重视对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夯实,充分利用电子类院校的依托优势,强化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历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都保持在95%以上。至今,学院已为国家输送了数千名管理类专业高级技术人才。
商学院设有企业管理研究所、市场营销研究所、电子商务研究所和财务管理研究所、广西信息产业发展研究基地等研究机构,目前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广西区科学基金项目、广西科研三项项目和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等一批纵向科学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承接并完成了一大批企业委托研究的横向科研项目。
一、定位与目标
商学院各学科专业的起步建设和大力发展都始终紧紧依托学校在电子信息类学科领域的传统、特色和优势“学科土壤”,注重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经济学等相近学科专业之间及其与我校电子信息类优势学科之间的学科“交叉”和“整合”来发展自身,注重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趋势,致力于实现现代管理理论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凸显了“管理•技术”相融合的学科专业特色。
根据《商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学院的办学定位描述为:
(1)学院办学方向、办学定位及确定依据
①学院办学方向: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商务精英”。
确定依据源于学校背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建高校,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自2000年起,管理体制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学校的地方高校背景注定了商学院的发展主要是服务地方经济。同时,商学院作为学校最大的非工科教学单位,唯一一个培养经济管理人才的学院,必须承担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商务精英”的重担。
②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并重。
确定依据源于商学院20余年的发展成果。商学院自1993年成立以来,经过20余年的发展,尤其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大力建设,学院办学层次已比较齐全,实现了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并重,教学与科研并重,注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形成了各学科“交叉、渗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模式。
③办学特色定位:“管理•技术”相融合。
确定依据源于学校的学科背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是全国四所电子科技大学之一,学校在信息技术学科拥有多年沉淀且优势明显。商学院的发展就是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优势,确定了“管理•技术”相融合的专业特色定位。
(2)办学定位在
商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核评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