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治疗进展
1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
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有害因素长期反复作用于易感人体所致。幽门螺旋杆菌被认为是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
2
结合临床、内镜和病理组织学结构分为三类。
1)慢性浅表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
2)慢性萎缩性胃炎
3)特殊类型胃炎
3
胃炎类型病因胃炎同义语
浅表性(非萎缩性)HP 其他因素? 慢性胃窦炎
间质性/滤泡性
高分泌性
糜烂性
萎缩性
自身免疫性自身免疫 A型胃炎,胃萎缩
弥漫胃体性
恶性贫血相关性
多灶萎缩性 HP B型胃炎
饮食因素化生性
环境因素? 弥漫胃窦萎缩性
特殊型
4
1)病史和体检无特异性,症状与镜下表现不一,部分患者无症状, 对诊断意义不大
2)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达60%-80%
3)病理组织学诊断是慢性胃炎诊断的金标准
-3cm大小弯各一块,距贲门8cm小弯一块; 标本要有足够大小,达粘膜肌层;不同部位的标本须分开装瓶。
5
正常胃组织结构:粘膜层(单层柱状上皮,固有层,粘膜肌层),粘膜下层,肌层,外膜
急性胃炎胃粘膜固有层见到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
慢性活动性胃炎:慢性炎症背景上有中性粒细胞浸润。
慢性浅表性胃炎:指胃粘膜层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慢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指胃的固有腺体减少。
肠化:正常胃粘膜上皮被肠上皮取代。
异型增生:胃粘膜上皮和腺体偏离正常分化。
6
慢性浅表性胃炎
轻度炎症细胞较少,不超过粘膜层的三分之一。
重度慢性炎症细胞密集。超过粘膜层三分之二。
中度界于二者之间。
慢性萎缩性胃炎
轻度胃的固有腺体减少不超过三分之一
重度固有腺体减少超过三分之二,甚至消失.
中度介于二者这间
7
四幽门螺杆菌(HP)与慢性胃炎
HP介绍
,它是一种呈S型和弧型弯曲的革兰氏阴性杆菌,通过鞭毛穿过胃粘膜而定居,,全世界人群感染率高达30-70%,主要传播途径是人与人经口传播.
8
1 HP对人体的主要危害
--破坏胃的正常结构与功能(100%)
--导致胃酸的减少或缺乏(25%)
--急慢性胃炎(70-90%)
--发展成为消化性溃疡(17%)
--发展成胃癌(1-3%)
--发展成胃淋巴瘤
--发展成原因不明的消化不良
9
2 HP致慢性胃炎的机理
A 它的鞭毛结构直接侵袭胃粘膜
B 产生多种酶损害胃粘膜
C 细胞毒素可致细胞空泡变性
D HP抗体可造成自身免疫损伤
10
慢性胃炎治疗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