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马峪村论文:山东莒县马峪村民间信仰研究.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马峪村论文:山东莒县马峪村民间信仰研究
【中文摘要】民间信仰,是早于制度性宗教形成前的一种信仰形态,又是制度性宗教在世俗化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人们最初的信仰形式,也是人类思想的源泉和哲学生发的沃土;民间信仰还是一种普遍的民间文化现象,它迄今为止广泛地存在于各民族各国家中,可以说,民间信仰是伴随人类生活实践和社会发展始终的文化现象。马峪村位于山东莒县的北部,沭河上游,是一个有一千人左右的村落,今天仍旧保留有汉民族传统的民间信仰的一些类型。对莒县以及鲁东南地区民间信仰的系统研究还未多见。本文以马峪村以及莒县和周边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的整体作为民间信仰生发的场域,也把这一场域作为相对独立而又开放的文化生态系统,梳理和深描马峪村具体的民间信仰类型以及仪式表现的诸细节,对这一村落的民间信仰现状做以考察和研究,厘清了马峪村以及周围地区的民间信仰类型、仪式表现及其特点,寻找到民间信仰在民间生活中不绝如缕背后的文化要素:民间信仰在民间的长期积淀,成为人们认知世界的文化样态之一,文化对人们心理与行为是具有指导与型塑作用的,民间信仰作为一种信仰和文化样态,已经成为人们价值判断和认知世界的潜在模式。本文还论述了民间信仰的本体论基础,乃是因天、地、祖先信仰而生成的宇宙观、世界观、人学观,这一本体论基础的形成是人们在逐渐吸纳、整合各种信仰因素为日常生活提供指导与服务的结果,它是弥散的、世俗的。民间信仰的分散性、世俗性、功利性、融合性等特征,使得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制度性宗教虽然也在汉民族地区广泛传播和流传,但这些制度性宗教的存在、传播和发展,也是在融合了某些民间信仰的特质后才能得以实现的。民间信仰是具有历史传承和时代特征的文化形态,它的随机性、世俗性和分散性特质使其不曾成为文化的主流,但它始终与主流文化相伴而生,对主流文化的价值判断和道德取向也曾产生过积极有益的影响和借鉴。人们处理日常生活的各种事务时,一方面是以主流文化作为导向,而民间信仰也是作为人们判定自己日常行为的标准和规范之一,这是它得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和合理性所在。当然,作为古老遗存的信仰形式,它的时代性,使得它对当下时代的发展也具有过一定的阻碍和消极作用,我们应当以历史的和文化的视野,辩证地看待其存在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作用。本文从介绍马峪村以及马峪村周围地区的地理、历史和文化构成切入,找到马峪村信民间信仰得以形成的地域的、历史的、文化的依据。并通过田野材料的呈现梳理马峪村民间信仰的类型与仪式表现,总结了马峪村民间信仰的特点及其本体论基础,最后得出结论:民间信仰的文化样态与人们的生活是互溶与相塑的。民间信仰是为生活服务的,生活是信仰的发源地和展演场,生活创造了信仰,信仰反过来也会规范、界定人们的生活与行为,这正是文化力量的表现。
【英文摘要】Folk beliefs, is earlier than before the formation of institutional religion an belief,and institutional religion in shape in the process of secularization product, is the people first belief form. It is also the source of human thought and ph

马峪村论文:山东莒县马峪村民间信仰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88 KB
  • 时间2017-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