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分析
[提要] 网络成瘾是当前大学校园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它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sas)对172名网络成瘾倾向的大学生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教育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教育对策
本文为石家庄经济学院校内项目《我校学生违纪现象分析及治理创新研究》结项文章(项目编号:xn20103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6月19日
互联网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一项发明,它以迅猛的速度悄然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从20世纪八十年代问世以后,从最初的学术研究工具迅速发展成为一种大众信息传播与交流手段,已经成为现代许多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互联网的海量信息资源以及迅速的信息传输和处理速度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诸多的便利。nic)2006年第十八次调查显示,,达到了历史新高,甚至超过了世界上许多互联网发达均上网时长。与上年同期相比,,%。nic调查,。由此可见,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越来越频繁。
一、前言
大学生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无论是可自由支配时间的数量,还是接触网络的便利条件,都处于我国庞大网民队伍的前列。随着对网络接触的越来越广泛和频繁,大学生的网络成瘾人数和比例都有上升的趋势。例如,北京大学钱铭怡教授(2000)对北京12所高校的近500名本科生进行抽测,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者,%;林绚晖和阎巩固(2001)对福州大学293名被试网络成瘾量表测得被试中网络成瘾者有28名,%;江楠楠等(2006)%;顾海根(2007)对上海8所高校3,970名大学本科生的调查显示,网络成瘾者有512人,%。与此相伴,因网络成瘾导致部分大学生学习成绩下降、行为变异、心理错位的现象已经不容忽视。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表明,网络成瘾者具有特定的人格特质,如孤独、敏感、抑郁、焦虑、喜欢独处等。而这些人格特征也同时都属于大学生与人交往、融入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方面的阻碍因素。本研究试图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适应的关系,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和提前进行社会适应教育提供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随机分层抽取石家庄经济学院大一至大四的本科学生1,600名,所有人均接触网络。从中筛选出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大学生172名,男生139名,女生33名,另从非成瘾大学生中随机抽取男生139名,女生33名作为对照组,。
(二)研究方法和工具。网络成瘾调查:网络成瘾量表(iaii)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young 。该量表为自评量表,由20道题目组成,每道题有6种选择,赋值0~5分。根据总分判定测试者是否网络成瘾及其程度,总分在20~30分为正常上网行为,31~49分判定为网络使用过度,50~79分判定为网络成瘾倾向,80~100分判定为网络成瘾。该量表在国外大学生网络成瘾研究中较为常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国内学者研究表明,,各
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