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橡胶轮胎的配方和工艺流程-成型加工.doc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橡胶轮胎的原料配方和合成工艺流程
一概述
轮胎是供给车辆、农业机械、工程机械行驶和飞机起落等用的圆环形弹性制品。它是车辆、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和飞机等的主要配件,能吸收因路面不平产生的震动和外来冲击力,使得乘坐舒适。轮胎是橡胶工业中的主要制品,其消耗的橡胶量占橡胶总用量的50%-60%,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战略物资。
轮胎工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6世纪初,在巴西发现天然橡胶后,古人用胶乳制成原始的胶球、胶鞋及各种橡胶制品。
1839年固特异发明了硫化技术,改善了橡胶的使用价值,橡胶制品得到了广泛应用。
1845年研制出硫化橡胶实心轮胎。
1890年成功试制出外胎和内胎组成的力车轮胎,胎圈内部装有金属圈,轮胎与轮辋紧密固着得以初步解决,这就是近代直角形胎圈轮胎的雏形。
1895年发明了汽车,扩大了充气轮胎的应用范围。
1904年马特发现了炭黑对橡胶具有补强作用。
1914年-1919年发明了橡胶用的有机促进剂、防老剂和帘布胶乳浸渍技术,使得轮胎的生产技术日趋成熟和完善,轮胎的质量也大为改观。
1933年法国米其林首创了用钢丝帘布制造汽车轮胎。
1948年法国米其林生产出钢丝帘布的子午线结构轮胎,并在轮胎主要设备上进行了重大的改造。子午线结构轮胎对轮胎结构作了根本变革,是轮胎工业的一场革命。
1960年-1970年出现了聚酯纤维和芳纶纤维,并试用于轮胎。
1970年美国费尔斯通公司首先在乘用胎上试验了橡胶塑料并用的浇注轮胎,成为塑料与橡胶并用的先驱.
,轮胎生产继美国,日本之后排名世界第三位,子午化率在58%.
目前,米其林、固特易、普利司通、住友、韩泰、锦湖、佳通等合资企业的轮胎产量占轮胎企业总产量的50%以上。
二橡胶轮胎配方
1耐高温胎面胶
据资料介绍,55-75份顺式-1,4-聚异戊二烯橡胶与25-45份含量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并用,课提高航空轮胎胎面的高温耐久性。
2耐割口胎面胶
,该组配方适用于航空轮胎胎面。
两点特殊要求(1)炭黑的氮吸附法比表面积(N2SA)50-60平方米/克,DBF吸附量为80-200毫升/100克(2)促进剂用量/硫磺量=-。
物理机械性能指标:在23摄氏度一下,胎表面胶的300%-,伸长率为400%,回弹率达到50%以上。
效果评价:(1)特制一块表面刻有条状槽纹的钢板,模拟有排水槽的机场跑道。钢板条纹的深度和宽度均为7mm,条纹间距为25mm,将钢板装在阿姆斯勒型机床试验机上。测试前,在实验轮胎接地涂敷石膏,要填满花纹沟。待石膏硬化后,轮胎加载压过钢板,测量花纹沟处石膏损失深度,并将该损失深度定义为咬入量。在此之前,已通过实验验证咬入量
于胎面花纹人字形割口深度成正比关系。用上述配方做了3种试验轮胎:
格式为H49*-、H54*-,规格为H46*-。试验结果表明,。(2)按照FAA ACA-145规范规定的充气内压、负荷和速度,在动态模拟实验机上进行50次起飞-着陆实验。每完成20次起飞-着陆后,进行全息照相检

橡胶轮胎的配方和工艺流程-成型加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陈晓翠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