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行政诉讼概述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Law
主讲人:杨冉
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法
行政诉讼基本原则
域外行政诉讼制度概述
第一章行政诉讼法概述
一、行政诉讼的概念
行政诉讼是通过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
——马怀德主编《行政诉讼原理》
我国: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其他组织或个人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向国家审判机关提起诉讼,由国家审判机关行使行政审判权解决行政争议的司法活动。
法国:行政审判(普通法院外设立)
英美:司法审查(普通法院审理)
第一节行政诉讼概述
二、行政诉讼的特征
行政诉讼的原告恒定是行政相对人,被告恒定是行政主体。
行政诉讼的核心问题是解决行政争议。
行政诉讼是法院运用行政审判权对行政纠纷作出裁决的活动。
行政诉讼的首要目的是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同时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第一节行政诉讼概述
第一条立法宗旨(修改)
修改前
修改后
第一条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一条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三、行政诉讼与相关制度的关系
(一)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二者的联系:同属行政救济途径,存在承接关系。
区别:
受理机关:行政机关vs法院
法律属性:内部纠错机制vs外部监督
审查范围:合法性与合理性vs合法性(例外:行政处罚)
程序设计:书面审理vs开庭审理;一级复议vs两审终审
第一节行政诉讼概述
(二)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
联系:1. 行政诉讼脱胎于民事诉讼;
2. 民行交叉案件。
根本区别:两者所要解决的争议性质不同。
举证责任:举证责任倒置,行政机关需要承担不能证明被诉行政行为合法而败诉的风险vs谁主张谁举证,举证不能承担败诉风险
第一节行政诉讼概述
(三)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
联系:在实务工作中,可能存在冲突与纠缠。
区别:
诉讼主体:行政相对人vs被害人(自诉)、检察机关(公诉)
诉讼目的:提供司法救济,监督行政主体vs查明案件,判断是否符合犯罪构成要件
诉讼结果:行政行为合法与否、是否承担赔偿责任vs是否犯罪,是否处以刑罚。
第一节行政诉讼概述
一、行政诉讼法的概念
简言之,行政诉讼法就是规定行政诉讼活动的全部法律规范的总称。
行政诉讼和行政诉讼法之间是调整对象和法律规范的关系。
我国行政诉讼法包括《行政诉讼法》和其他有关行政诉讼的法律规范。
第二节行政诉讼法
保证行政法实施的最有效手段是建立行政诉讼制度,有了行政诉讼制度以后,行政机关不合法的决定才有可能被法院撤销;行政机关除依法办事以外,没有其他可能。行政诉讼法是其他行政法的保障,行政法律中的基本法。
——王名扬
二、我国行政诉讼法的发展
,人们心目中没有民可以告官的观念
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代表统治阶级依靠封建法律统治和压迫老百姓。当时的法律,是民、刑、行政不分;实体、程序不分的。由于长期以来官贵民贱、官尊民卑的意识形态,人们心目中没有民可以告官的观念。不存在提起“民可以告官”的诉讼制度。
第二节行政诉讼法
铸造手册 第3卷 铸造非铁合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