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建筑结构工程的可靠性
在正常维护的条件下,结构应能在预计的使用年限内满足各项功能要求,也即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根据耐久性的定义,预计使用年限内结构满足各项功能要求是在正常维护的前提条件下。也就是说,结构设计时只能保证建筑结构可靠性中的安全性、适用性,并不能保证结构的耐久性。
某两端固定的受压构件,其临界力为200kN,若将此构件改为两端铰支,则其临界力为( 50)kN。
根据结构力学基础知识,题干给出承受均布荷载的简支钢梁,其跨中挠度f=5ql4/384EI,
P6,一般环境轻微环境下,设计使用年限30、50年的,混凝土最低强度C25;100年的C30;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最低能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
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所建造的结构安全适用,能在规定的期限内满足各种预期的功能要求,并且要经济合理设计与耐久无关系。注意区分与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设计的目的中没有耐久是因为耐久与施工单位有关,设计要求经济合理
关于荷载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有( )。
构件自重、人群重量、风压和积雪重、温度变化、支座沉降和地震作用;AE属于荷载效应
关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要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同时满足耐久性和承载能力的要求,故《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中对配筋混凝土结构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作出了相应规定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增加5mm;当低两个等级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增加10mm
对于选项B,直径大于16mm的热轧预应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可与普通钢筋相同。
对于选项C,具有连续密封套管的后张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可与普通钢筋相同且不应小于孔道直径的1/2;否则应比普通钢筋增加10mm。
对于选项D,先张法构件中预应力钢筋在全预应力状态下的保护层厚度可与普通钢筋相同,否则应比普通钢筋增加10mm。
1020、30建筑结构平衡的技术、建筑构造要求
矩形截面简支钢梁,跨中受集中力P作用,试问,当集中力增大为2P,梁高度变为原来的2倍,其余条件不变,则跨中截面最大弯曲应力是原来的 B. 1/2 倍
跨中截面最大弯曲应力:σ=M/W。所以,截面模量就是匀质材料梁的抗弯能力。跨中弯矩M=ql^2/2,矩形截面抵抗矩W=bh^2/6,圆形截面抵抗矩W=πd^3/32,圆环截面抵抗矩W=π(D^4-d^4)/32D。匀质材料梁的抗弯截面模量Wx,是该截面主轴X-X的惯性矩除以截面高的1/2。梁宽b、梁高h,其值Wx=W=bh^2/6。单位是cm3或mm3。它和截面边缘正应力的乘积等于产生这个正应力的弯矩值。即σ=M/W。所以,截面模量就是匀质材料梁的抗弯能力。本题=2M/4W =1/2σ
严重腐蚀属于偶然作用,安装荷载属于可变作用
竖向荷载作用下用【分层计算法】;水平荷载作用下用【反弯点法】;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简化为【节点上的水平集中力】验算
框架结构优点:平面布置灵活,可形成较大的建筑空间,建筑立面处理方便;主要缺点:侧向刚度较小,会产生过大侧移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主要承受水平荷载,竖向荷载主要由框架承受,书上14页最后一段。
框筒结构及筒中筒结构的内筒一般由(电梯间和楼梯间)组成。
混合结构6层以下,框架结构一般不超过15层,剪力墙结构在30米范围内,框剪结构在10-20层,筒状结构在30-50层
P17 剪力墙间距一般设计为 3-8 m,厚度不小于140mm。剪力墙宜10~20层,框架不超过15层
新教材修改了。改为:不宜大于8m。
2015新书—框剪结构适宜不超过170米建筑,剪力墙分布钢筋的间距最大不超过300mm,圈梁箍筋最大间距不超过300mm
悬索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是受拉的钢索,钢索是用高强度钢绞线或者钢丝绳制成。悬索结构包括三部分,索网,边缘构件和下部支撑结构
【薄壁空间结构】属于空间受力结构,主要承受【曲面内的轴向压力】,【弯矩很小】
关于多层砌体房屋结构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有:这种结构材料脆性大,抗拉、抗剪能力低,抵抗地震的能力差。震害表明,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多层砌体房屋的破坏部位主要是墙身,楼盖本身的破坏较轻。因此,采取如下措施: (1)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减少墙身的破坏,并改善其抗震性能,提高延性。(2)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与构造柱连接起来,增强了房屋的整体性,改善了房屋的抗震性能,提高了抗震能力。( 3 )加强墙体的连接,楼板和梁应有足够的支承长度和可靠连接。( 4 )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等。正确答案应该为ABD
直接施加在结构上的各种力习惯上叫荷载,如结构自重(恒载)、活荷载、风、雪、积
2016年一级建造师(私人手输重点)1010~30建筑结构工程的可靠性、结构平衡技术、构造要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