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底框结构设计规范.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底框结构设计规范

《抗规》  上部砌体最小厚度为240mm,房屋最高限值及层数: 6,7度 22m 7层;8度 19m 6层;9度区不容许采用这种形式。

-抗震墙房屋的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上部的砌体抗震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应对齐或基本对齐。
2)房屋的底部,应沿纵横两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布置或基本均匀对称布置。6、7度且总层数不超过五层的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应允许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砌体抗震墙,但应计入砌体墙对框架的附加轴力和附加剪力;其余情况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
3)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第二层与底层侧向刚度的比值,6、,,。
4) 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底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应接近,第三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的比值,6、7 ,,。
5)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应设置条形基础、筏式基础或桩基。
-抗震墙房屋的框架和抗震墙的抗震等级,6、7、8度可分别按三、二、一级采用。


:底部框架房屋可采用底部剪力法,并应按第2点规定调整地震作用效应。
-抗震墙房屋的地震作用效应,应按下列规定调整:
    1)对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底层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均应乘以增大系数,~。
2)对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房屋,底层和第二层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亦均应乘以增大系数,~。
3) 底层或底部两层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应全部由该方向的抗震墙承担,并按各抗震墙侧向刚度比例分配。
-抗震墙房屋中,底部框架的地震作用效应宜采用下列方法确定:
1) 底部框架柱的地震剪力和轴向力,宜按下列规定调整:
,可按各抗侧力构件有效侧向刚度比例分配确定;有效侧向刚度的取值,框架不折减,,。
,上部砖房可视为刚体,底部各轴线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可近似按底部抗震墙和框架的侧向刚度的比例分配确定。
2)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钢筋混凝土托墙梁计算地震组合内力时,应采用合适的计算简图。若考虑上部墙体与托墙梁的组合作用,应计入地震时墙体开裂对组合作用的不利影响,可调整有关的弯矩系数、轴力系数等计算参数。
,符合《抗规》,其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底层框架柱的轴向力和剪力,应计入砖抗震墙引起的附加轴向力和附加剪力,其值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式中Vw——墙体承担的剪力设计值,柱两侧有墙时可取二者的较大值;
Nf——框架柱的附加轴压力设计值;
Vf——框架柱的附加剪力设计值;
H

底框结构设计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40 KB
  • 时间201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