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伤辨惑论》导读
【摘要】 《内外伤辨惑论》是金代名医李东垣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唯一一本他生前定稿并有自序的著作。全书阐述对内伤病辨治的独到见解,反映东垣保护脾胃元气,从脾胃论治内伤病的学术特点。文章从《内外伤辨惑论》的作者、学术特点和临床指导意义以及如何学习应用三个方面对其作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 内外伤辨惑论李东垣导读
《内外伤辨惑论》与作者
关于本书,《四库全书总蜩目提要》载:“前有自序,题丁未岁,序中称‘此论束之高阁十六年’,以长历推渥之,其书盖出于金哀宗之正大九年辛卯也9。”序中提及的丁未年即公元1247年核,金哀宗正大九年即1231年,因此后犋世学者多认为此书成书于1231年。但是细观之,书中曾有“向者壬辰改元,……余在大梁,……以平生已试之效,著《塔内外伤辨惑论》一篇”等,说明书中至少鲛有部分内容是在壬辰改元后补入的。因此踉,笔者推测东垣在1231年完成了本书憩的初稿,之后或有修改增补,至1247辏年写序时才最后定稿。
作者李杲,字明窟之,晚号东垣老人,宋金时真定人。李杲
懋年轻时因其母病,为医杂治而亡,且至死做不知为何病,痛感因不知医而不能尽孝,揖遂立志学医,后捐千金拜名医张元素为师伶。张元素对《内经》很有研究,主张治病从辨识脏腑的虚实着手,根据气候和病人梳的体质灵活用药。东垣尽得其学,而且成囿就超越其师。东垣生平著述颇多,存世而茭广为流传的有《内外伤辨惑论》、《脾胃柁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槟活法机要》、《东垣先生试效方》等。其悸中《内外伤辨惑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骆
主要学术特点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垒内外伤辨惑论》是一部内伤病学专著。全梳书三卷,卷上主要是辨证,从各方面讨论内伤与外感的区别;卷中论饮食劳倦所伤茭,尤其是劳倦伤元气;卷下论饮食内伤,提出对待此病的应有看法,以及如何根据醭所伤病情正确处理等问题。
'外感的辨别
东垣主要从阴证阳证、脉、卡寒热、外感八风之邪等13个方面来阐述汹内伤与外感的鉴别的。例如,在“辨口鼻罨”中,东垣认为内伤饮食劳倦,首先犯于替脾胃,脾开窍于口,其病理变化直接表现⒃于口:“必口失谷味,必腹中不和,必不狡欲言,纵勉强对答,声必怯弱,口沃沫多渑唾”;而外感风寒,首先犯肺,肺开窍于ヵ鼻,故其病理最易表现于鼻:“鼻气不利
,声重浊不清利,其言壅塞盛有力”,如┍果是伤寒则鼻壅塞而干,如伤风则鼻流清扯涕。可见东垣辨证之仔细。
值得一提的蛾是,卷上最后两篇特别指出两种特殊情况盼:第一种是因劳役所致的表虚而不慎感受的风寒与外感风寒的辨别;第二种是暑天浑劳役过甚与阳明中热白虎汤证的辨别。由眸此看出东垣对内伤病与外感病的区别观察非常细致,说理也很清楚,而且十分强调竦它的重要性,不能审此,是“实实虚虚,装医杀之耳”。
东垣禀《内经》之义,重视后天之本,夹他认为“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所谓清气、轫荣气、卫气、春升之气,皆胃气之别称”历。如果饮食失节则脾胃受伤,进而会导致豕元气损耗。因此,虽然内伤病与外感病在骶证候的某些方面有相似,但其本质却大相醯径庭。“伤外为有余”,“伤内为不足”纫,因而治疗方法则是“有余者泻之”,“随不足者补之”。“内伤不足之病,苟误认作外感有余之病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з”“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
《内外伤辨惑论》导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