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师昌绪王振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各获500万.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师昌绪王振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各获500万
胡锦涛向师昌绪(右)和王振义(左)颁奖
师昌绪资料图片
王振义资料图片
中共中央、国务院1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李克强主持大会。
奖励大会开始前,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会见了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代表。
10时,大会在雄壮的胡锦涛首先向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著名材料科学家师昌绪,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著名血液学专家王振义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师昌绪院士、王振义院士分别摘得500万元大奖。这是此项奖励自2000年设立以来的第17位和第18位得主。
随后,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
师昌绪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言。
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56项(人)。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30项,其中一等奖空缺、二等奖30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46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73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31项、二等奖239项;授予5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金属学及材料科学专家师昌绪院士:
助推中国战机起飞
1920年11月15日,师昌绪出生在河北省徐水县,1945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1948年至1955年留学美国,获欧特丹大学冶金博士,而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1955年至1985年在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从事高温合金及高合金钢研究,领导研制出我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等多项成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上世纪,师昌绪被任命为高温合金研究组的负责人后,研制出一种用于涡轮盘的铁基高温合金761,该合金的屈服强度高,并可在700℃的环境下长期工作,处于当时,目前已大量应用于我国战机发动机。
一生“热心”矢志爱国
师昌绪说,他的一生可用“热心”二字来概括。他对人热心,对科研工作热心,对科普事业热心,对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更是关心。第九届世界生物材料大会将于明年在我国举办,大会的承办权就是他89岁高龄时前往澳大利亚帮助中国生物材料联合会争取到的。
矢志爱国是师昌绪一生的写照。1955年,当时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师昌绪终于登上了开往香港的克里夫兰号客轮,临行前导师挽留他,他平静地回答:“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需要我。”
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院士:
让肿瘤细胞“改邪归正”
1924年11月30日,王振义生于江苏省兴化人。1948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1992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王振义创新性地运用医学科学和儒家思想实现使肿瘤细胞“改邪归正”

师昌绪王振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各获500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化工机械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