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
弊大于利
你是哪里人?
我是鬼州人!你呢?
我稀饭鬼州!我是山洞人!
什么是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是由网民创造、于网络交流中使用的一种媒体语言。它广泛地出现在聊天、网络论坛(BBS)等各种互联网应用场合,代表了一定的互联网文化,并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网络语言来源广泛,多取材于方言俗语、各门外语、缩略语、谐音、误植、甚至以符号合并以达至象形效果等等,属于混合语言,通常使用注音文、拼音首字母或火星文。而且由于语言及文化的不同,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互联网语言。由于字形怪异,对于不甚了解的人来说,被称之为火星文、脑残文。
1、使用方便,简洁明了。
2、想象丰富,激发创造
3、幽默诙谐,忍俊不禁
4、词汇五花八门,扩充知识面
利
88:拜拜
7878:去吧去吧
847:别生气
酱紫:这样子
新蚊连啵: 被无数蚊子咬了
果酱:过奖
*_*:(迷惘)
稀饭:喜欢
LOL:Laugh Out Loud,大笑
BRB:Be right back,马上回来
TTYL:Talk to you later,再见,下次回头再谈
CGP :Computer Gaming Pseudodementia的缩写,电脑游戏性痴呆症
弊
1、用词低级,内容肤浅粗俗。
2、过度盛行,语意模糊多样
3、过度求新,网络语言层出不穷
4、代沟问题,网语随处可见
最大的弊处
通过Google进行搜索,包含“TMD(他妈的)”字眼的中文网页有521个,被鲁迅先生当年讥讽为“国骂”。
对于正在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如果长期使用网络语言,会使自己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运用能力下降。
普通话考试,写作等也受其影响!(据了解,高考作文出现神马、伤不起等网络语言将被扣分,上海高考作文每错一字扣一分,扣满三分为止。)
新华网浙江频道5月11日电(施晓岚冯源)“-_-|(郁闷)”、“*_*(迷惘)”……杭州各大书店的青春小说柜台上近来热销的符号小说里充斥着网络符号。一些专家认为,网络符号继网络语言之后,对语言文字再度造成了冲击,有误人子弟之嫌。
现在的孩子开口“286”,闭口“7456”的,甚至在其作文、日记、周记中也使用类似的语言。这些语言夹杂着大量的错字、别字、怪字、甚至是语法和结构上的错误,有很多根本就没有遵循汉语规范。例如,气死我乐——气死我了;“气疯”——“弃轰”等等。
嘻嘻,原来可以这么说!
真好玩!
据调查,许多老师和家长说,现在孩子们写的东西是越来越看不懂了。一位家长董女士抱怨地说:“我家孩子回家就上网,和我们说话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好不容易在一起聊天,却时不时不自觉地蹦出一个令人听不懂的词,说两句听不懂的话。”她还发现女儿的日记中有这样的文字:“……没想到我最要好的朋友竟欺骗我,TMD(他妈的),7456,我恨不得一脚TST(踢死她)。”董女士看后不知所云,直到女儿放学回家一翻解释她才明白过来。董女士无奈地对我们说:“这是什么话呀,根本看不明白!看来我和孩子之间已经有了新的代沟。”
网络语言最明显的消极影响就是冲击了规范的现代汉语。
从2006年3月1日起,根据《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如果在上海的政府文件、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中出现诸如“美眉”、“恐龙”、“pk”、“粉丝”等网络流行语言,将被判定为违法行为。
网络语言弊大于利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