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闻诊
【目的要求】
。
。
。
闻诊
听声音
嗅气味
第一节听声音
概念:通过听辨病人言语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变化及咳嗽、呕吐、肠鸣等脏腑病理变化所发出的异常声响,以判断病变寒热虚实性质的诊病方法。
原理:声音的发出需靠喉、会厌、舌、齿、鼻等器官的协调活动。
肺主一身之气,气动则有声;
肾主纳气,肾间动气上出于舌而发出声音;
言为心声。
故听声音不仅能察发生器官的病变,还可以推断脏腑的病变(主要肺、肾、心),从而了解疾病的表、里、虚、实等变化。
听声音的内容:包括辨病人的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肠鸣。
一、声音
正常声音:
⑴共同特点:发声自然,音调和畅,刚柔相济,男性多声低而浊,女性多声高而清。
⑵个体差异:儿童声音尖利清脆,老人声音浑厚而低沉。
⑶情志变化:喜时发声欢悦而散,怒时发声忿厉而急,,静则发声正直而严肃,爱则发声温柔。
病变声音
(一)发声
发音高亢,声音连续,洪亮有力为正气充足,属阳证、实证、热证;
发声低怯、声音断续、细弱无力为正气虚衰,属阴证、虚证、寒证;
语声重浊为感受风寒湿邪气导致肺失宣降或痰湿困阻。
(三)鼻鼾:睡中鼾声,多是气道不利,昏睡不醒,鼾声不绝,手撒遗尿为中风之危证。
(四)呻吟:
呻吟不止,多是身有痛楚或有胀满。
呻吟高亢有力,多为实证、剧痛。
呻吟低微无力,多为虚证。
呻吟攒眉,多头痛。
呻吟不起,多为腰腿痛。
呻吟而扪心或护腹,多见胸脘或腹痛。
呻吟扪腮,多为牙痛。
(五)惊呼:惊呼声尖,表情恐惧,多为剧痛或惊恐;小儿夜啼亦多惊风。
(六)喷嚏
(七)呵欠
(八)太息:又名叹息,在情绪抑郁时,因胸闷不畅,一声长吁短叹后,自觉舒适的一种表现。病机:情志不舒、肝气郁结。
第四章 闻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