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华讲师网:《道德经》(下)PPT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道德经》(下)
国学讲师老岱
第四十一章(上)
1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2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
1优秀的人听了道之后,勤勉地遵行。一般的人听了道之后,仍是似懂非懂、若有若无的样子。俗陋的人听了道之后,大声嘲笑。若不被这种人嘲笑,那还叫真道吗?
2 所以《建言书》上说:道是光明的,世人却以为暗昧。在道里长进,却似乎是颓废。在道里有平安,看起来却像是艰难。
第四十二章
1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3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4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5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译文
1 道先于万物而自在,这是他的实在,称为一。道被言说为道,这是他的名份,称为二。道的实在,能被言说为道的名份,是因为他有表象,称为三。三而一的道生养了万物。
2 万物都有背道之阴和向道之阳,两者相互激荡以求平和。
3 人们所厌恶的,不就是孤、寡、不善吗?王公却用这些字眼儿自称。
4 所以,有时求益反而受损,有时求损反而获益。
5 先人教我的,我也用来教你们:自恃其强、偏行己路的人绝没有好下场。这句话,就作为教训的开始。
第四十一章(下)
3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
4 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5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6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7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至高的道德却好像幽谷低下,极大的荣耀却好像受了侮辱,
4 宽广之德却被视若不足,刚健之德视若苟且,实在的真理视若虚无,
5 至大的空间没有角落,伟大的器皿成形在后,
6 声音太大时,人在其中就听不到什么;形象太大时,人在其中就看不到什么。
7 道是隐秘的;然而只有道,善施与、又能成全。
第四十二章
1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8。
2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9。
3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4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5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译文
1 道先于万物而自在,这是他的实在,称为一。道被言说为道,这是他的名份,称为二。道的实在,能被言说为道的名份,是因为他有表象,称为三。三而一的道生养了万物。
2 万物都有背道之阴和向道之阳,两者相互激荡以求平和。
3 人们所厌恶的,不就是孤、寡、不善吗?王公却用这些字眼儿自称。
4 所以,有时求益反而受损,有时求损反而获益。
5 先人教我的,我也用来教你们:自恃其强、偏行己路的人绝没有好下场。这句话,就作为教训的开始。
第四十三章
1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2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3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译文
1 天下最柔弱的,驾御、驰骋于天下最坚强的。没有实体的,进入没有空隙的。
2 我由此便知道无为的益处。
3 这种无言的教化,无为的益处,天下很少有人能得著啊!
第四十四章
1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2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3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
1 名声与生命,哪一样与你更密切呢?生命与财富,哪一样对你更重要呢?得著世界与丧失生命,哪一样是病态呢?
2 贪得无厌的人必有大损害,囤积财富的人必有大失丧。
3 所以,知道满足,便不受困辱;知道停止,才能免除危险,可以得享长久的生命。
第四十六章
1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2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
1 天下有道的时候,最好的战马却用来种地。天下无道的时候,怀驹的母马也要上战场。
2 最大的祸害就是不知足,最大的罪过就是贪婪。所以,以知足为满足的人,其满足是永恒的。
第四十七章
1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2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译文
1 不出屋门便可知天下,不望窗外便可见天道。出去的越远,知道的越少。
2 所以圣人不必经历便知道,不必看见就明白,不靠努力而成就。

中华讲师网:《道德经》(下)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yinyzha
  • 文件大小1.18 MB
  • 时间2017-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