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形成临床效果观察.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形成临床效果观察
赵云霞
(河南省西平县人和乡卫生院 463911)
【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78例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Ful-meyer评分(±)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分均高于对照组的(±)分与(±)分(P<)。结论:治疗脑血栓形成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运动功能快速恢复。
【关键词】脑血栓形成;中西医结合;疗效;恢复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4-0375-02
临床中,脑血栓为其中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预后质量较差。脑血栓发病主要由于脑动脉皮质主动脉以及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出现管腔狭窄闭塞、血管增厚以及血栓形成,进而导致出现血液供应减少的情况,使脑组织缺氧、缺血、坏死[1]。临床治疗主要采取常规疗法,疗效不显著,且疗程长,不能达到治疗预期目标。本组研究对我院收治的39例脑血栓形成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较显著,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78例脑血栓形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满足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经头部CT检查确诊。其中,45例男,33
例女,年龄40~77岁,病程5~37d;24例完全性偏瘫,29例不完全性偏瘫,45例失语,25例合并高血压,12例合并冠心病;患者均不同程度伴有昏迷、头晕、头痛、大面积脑梗死、中枢性面瘫、肢体偏瘫以及偏身麻木等症状。应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基础指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具有可比性。
方法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应用西医疗法治疗,治疗方法如下:(1)将10mg地塞米松磷酸钠加入到20%的250mL甘露醇中进行脱水降压处理;(2)将8mL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入到5%的40mL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将16mL维脑路通加入到50%的500mL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血栓通脉汤治疗,其中,血栓通脉汤配方如下:黄芪30g、川芎15g、丹参30g、当归10g、红花6g、桃仁10g、赤芍15g、地龙10g、橘红10g、胆南星10g、海风藤15g、钩藤15g、络石藤20g以及鸡血腾20g,严格根据医嘱配比,煎汁后服用,早、晚各一次;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症状加减治疗,如患者头痛,增加白芷、天麻等成分;如患者昏迷,则增加安宫牛黄丸。患者共治疗2~3个疗程。
观察指标[3]
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其中,运动功能应用Fugl-meyer评分法进行评定,运动功能正常:100分;轻度障碍:≥95分;中度障碍:≥85分;明显障碍:≥50分;重度障碍:&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形成临床效果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7-12-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