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戏曲大舞台 (1).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戏曲大舞台
1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各种表演艺术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更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2
戏曲的起源
(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
(二)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三)宋金——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四)元代——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其中最为杰出的作曲家为关汉卿,他的代表作《窦娥冤》历来被后人称颂。
3
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昆曲、粤剧、川剧、淮剧、晋剧、汉剧、湘剧、潮剧、闽剧、祁剧、莆仙戏、河北梆子、湖南花鼓、吕剧、花鼓戏、徽剧、沪剧、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秦腔。
等五十多个剧种。
4
戏曲的三大艺术特色
(一)综合性唱、念、做、打在演员身上的有机构成,便是戏曲的综合性的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
(二)虚拟性所谓“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再诸如刮风下雨,船行马步,穿针引线,等等。戏曲脸谱也是一种虚拟方式。
(三)程序性戏曲表演中的关门、推窗、上马、登舟、上楼,等等,皆有固定的格式。戏曲从剧本形式、角色行当、音乐唱腔、化妆服装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程式。
5
戏曲大舞台
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片,什么是“生旦净丑”?
6
生角
中国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泛指净、丑之外的男角色。生的名目最早见于宋元南戏,指剧中男主角,与元杂剧的正末相当。清以后又衍化为老生、小生、外、末4个支系。按其扮演人物属性、性格特征和表演特点,大致可分为老生、小生、外、末、武生、娃娃生等类。
小生
小生扮演青年男性,分中生(扇子生)、冠生(官生)、穷生、雉尾生武小生等。
7
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因多戴髯口,故又称须生,俗称胡子生。京剧老生行又分唱功、做功、靠把和武老生。
老生
8

外,泛指生的副角,不表现确定的性格特征,唯汉剧的外唱、念、做并重。末,沿袭南戏、北杂剧之名目,今多数剧种已并入老生行。
武生扮演擅长武艺的人物,分长靠武生和短打武生两类。
娃娃生扮演儿童角色,京剧中还有娃娃武生。
武生
娃娃生
9
旦角
女性角色的统称。
旦行里最主要的一类是青衣。青衣还有一个名称叫正旦,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旧社会的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年龄一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青衣表演上的特点是以唱工为主,动作幅度比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白都是念韵白,一般不念京白,而且唱工相当繁重。从服装上看,青衣穿青褶子为多,所以青衣的另外一个名称也叫青衫,简称衫子。
青衣表演上的特点是以唱工为主,动作幅度比较小,行动比较稳重。
正旦(青衣)
10

戏曲大舞台 (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uiwei2002
  • 文件大小5.77 MB
  • 时间2017-12-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