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对血管壁产
生的侧压力。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收缩压和(或)舒张期
血压持续增高。
收缩压≥140mmHg
或舒张压≥ 90mmHg
定义
分型
(1)原发性高血压(原因不明90%)
(2)继发性高血压(原因明确,继发于某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如肾性高血压)
病因及发病机制
2002年对15岁以上人群抽样普查,%,并显示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很低。
世界绝大部分人群血压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一般在35岁以后增长幅度较大。
60岁前男> 女
60岁后女> 男
流行病学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特点:
北方> 南方
城市> 农村
经济发达> 落后地区
流行病学
血压的分级
类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理想血压
< 120
< 80
正常高值
120 ~ 139
80 ~ 89
高血压
≥ 140
≥90
1级(轻度)
140 ~ 159
90 ~ 99
2级(中度)
160 ~ 179
100 ~ 109
3级(重度)
≥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 140
< 90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
按病程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
临床主要表现
缓进又称良性高血压-----起病缓慢
早期仅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出现轻度而暂时的血压升高。以后随着病情的发展,血压可逐渐升高并趋向持续性。部分病人可无任何症状,血压升高仅于体检时发现。有的病人可有头痛、头晕、头胀、耳鸣、眼花、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胸闷、乏力、心悸等症状。
临床主要表现
急进型高血压病又称恶性高血压病,临床少见
其特点为病程发展迅速,血压显著升高,舒张压常持续在(130~140mmHg)或更高。症状明显,常于数月至1~2年内出现严重的心、脑、肾损害,发生高血压脑病、心力衰竭及尿毒症,并常有视力模糊和失眠。眼底检查可有出血、渗出及视神经乳头水肿,病人多死于尿毒症。
临床主要表现
临床高血压012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