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关于延平郑成功旅游线路产品化的思考.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延平郑成功旅游线路产品化的思考.doc关于延平郑成功旅游线路产品化的思考
2005年“郑成功入延360周年”活动举办以来,在福建延平(南平市延平区)的大量史实经过郑成功研究会等热心学者的深入挖掘、保护和传播,在海峡两岸成功文化学术界和民间团体中得到广泛的认可,近十年来在闽台交流中已形成一定的影响。许多台湾学者和民间人士纷纷慕名来延探寻郑成功足迹。怎样使郑成功文化主题旅游线路以产品的形式提供给广大的游客呢?这是一个新的命题。本文从延平郑成功旅游文化的背景出发对相关旅游资源进行了重新整合,提出了打造郑成功旅游产品的构想。
一、福建延平打造郑成功旅游线路的文化背景
。延平是福建最早建县的五县之一,位于闽江头,面积2660平方公里。延平之名出现在东晋太元四年(379年),唐武德三年(620年)设延平军。元大德六年(1302年),延平路取代南剑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为延平府,直至民路府连续使用612年。1995年,南平地区改为地级南平市,县级南平市改为延平区,即为笔者所指延平。
。延平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封爵地和军政生涯的起点。郑成功于隆武元年(1645年)从南京。隆武帝授其相当重大的军事使命。在延平,郑成功临危受命,立志报延寿楼,率御营军屯兵西山、九峰山,从延平城乡招募兵员,在大洲岛训练水师,经延平茫荡山出征守卫闽赣浙边关,在闽江与清军交战。他的这段征战经历,为日后纵横中国东南的军事生涯进行了最好的洗礼。郑成功提出的
“据险控扼,拣将进取,航船合攻,通洋裕条陈”,得到了隆武帝的赞赏和嘉奖,并成为以后郑氏政权抗清复明,驱荷复台的军事战略方针。在延平,郑成功浩然正气,被封“忠孝伯”,挂“招讨大将军”印,赐上方宝剑,离开延平后,在故乡泉州南安举“忠孝伯招讨大将军”之义旗,从此,坚持斗争十余年,威震东南。南明永历帝以“延平”封郑成功为“延平王(延平郡王)”之后不久,郑成功从金门料罗湾出发,驱荷复台,治理、建设台湾,功垂千秋。
。延平作为郑成功征战地,至今有不少成功文化遗迹、足迹:
名楼:延寿楼,为当年郑成功军事指挥所,“延平条陈”提出地。双溪楼,位于双江合流处,郑成功多次登临此楼。
名?颍航?军桥,处三千八百坎半坎,郑成功守巡关经过,并组织士兵加固此桥,文天祥、萨镇冰等均经过该桥,当地百姓因此叫它“将军桥”。接龙桥,座落于茫荡山宝珠,1646年8月,郑成功护帝出延,村民到此桥设香案跪拜迎送隆武帝,故名“接龙桥”。瑞龙桥,位于茫荡山茂地水尾,郑成功守巡关时经过。延福桥,坐落茫荡山谢地,郑成功护卫隆武帝离延经过此处。
名寨:大洲水寨,位于大洲岛。当地民众为纪念郑成功在此设寨操练水兵抗击清兵,复建有延平郡王祠、水师炮台,陈列其塑像和在延活动部份图文资料。
名营:都督御营,位于剑津中学校园内,曾为郑成功御营军驻地。
名寺:白云寺,位于茫荡山老筠竹村。郑成功护帝出延时曾入住。隆武帝题写匾额“白云圣迹”和“福此一方民,青鸟从天而下;超兹三界劫,白云赤日以飞”一联,感谢该寺驻留之情,该楹联文革前犹在。
名遗:挑幡,以郑成功军队传下的义旗为载体形成的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代表作,在大洲村一直流传至今

关于延平郑成功旅游线路产品化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actupq736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17-12-20
最近更新